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研究外感病证候与运气格局的相关性,从临床的角度对《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进行解释,探讨五运六气理论对外感病的病机变化、证候特点的影响作用,进而把理论推广至I临床,用于预防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以达到《黄帝内经》所说的“治未病”的目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壬辰年大寒日(即2012年1月21日)至癸巳年大寒日前(即2014年1月20日前)广州地区600例符合外感病诊断范畴的住院病案进行整理分析,其证候要素、外感病症状及处方用药。分别从不同运气节段进行对比,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其差异性,证明外感病与时间变化存在相关性。再对外感病各个症状(共53种)和各种类别中药(共230种)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对比,探讨其所反映的证候特点与不同的运气节段的相关性。最后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对以上结果讨论分析,总结运气格局的变化所导致外感病证候变化的特点。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壬辰年大寒日(即2012年1月21日)至癸巳年大寒日前的外感病症状的差异与运气格局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外感病证候与运气各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相关而不是单因素的对应关系。壬辰年和癸巳的外感病证候因素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各个运气阶段上以三之气、四之气差异明显。结论:本研究认为,运气格局的变化与外感病不同证候的形成存在相关性,可根据五运六气理论推测未来外感病的证候特点,并对之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