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LUCC动态变化驱动力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北京市1:10万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图件,借助GIS及数理统计软件,分析了北京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空间特征,并从不稳定斑块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自然地理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一些综合因素为自变量,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如下:(1)从全市范围来看,林地和耕地共同构成北京市的基质地类,研究期间面积净变化较大的地类为耕地和水域,动态度较高的地类为未利用地和水域。各研究分区土地利用动态度的研究表明,地类面积的稳定性与该地类在特定研究分区的面积占比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全市土地利用空间稳定性较高的地类有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对各研究分区土地利用转移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类,在面积占比高的研究分区其空间稳定性也越高;同一研究分区,面积占比高的地类其空间稳定性越高。景观格局的研究表明,在30×30m分辨率下,研究期间,除建设用地的破碎化程度有所改善外,其余地类的破碎化程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加深。不稳定斑块的研究表明,全市范围内,对不稳定斑块的贡献程度较大的转移过程有,耕地、林地、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化,水域向耕地的转化;土地利用变化后,林地和未利用地的分布重心向远离城区的发现转移,其余地类的分布重心则更加靠近城区。(2)北京市的土地利用是宏观需求和空间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很大,主要有政策规划、工程建设、人口和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举办等。(3)各驱动力对地类转移作用方向的研究结果表明,除邻域因素外,其余因子的作用方向概括为,促进某一地类向另一地类转出的驱动因子一般会同时抑制相反方向的转化;在海拔高、坡度陡、土壤侵蚀强度高、人类可达性小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更容易向生态效益高、人类影响程度较小的地类转移。在邻域因素方面表现为,除邻域内水域数量外,其余邻域因子的作用方向为,邻域内某地类代表的人为影响程度若比原地类大,则该因子会促进原地类向人类影响程度更高的地类转移,反之,则更容易向人类影响程度小的地类转移。(4)结合宏观因素,从各驱动因子对地类转化的作用方向和地类转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可以看出,北京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依旧存在一定程度的植被破坏行为,主要表现在林地向草地的转化上,林地向草地的转化对不稳定斑块的贡献率高达14.03%,而且是在燕山山区大范围地零散分布,未来需要加强该区域的林地保护力度。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中,可以从道路建设、人口增长角度来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读图能力越来越强,对影像图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综合化的图片信息采集、获取、搜集手段,其社会化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网络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中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竞争正由企业之间向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之间转变,从供应链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以此提高企业的效益已
背景:耳郭畸形的治疗方法包括义耳赝复、肋软骨植入、Madpor支架植入及骨合种植等,但利弊各异,效果上各有优劣。目的:采用仿真材料的赝复法治疗部分耳郭缺损患者,并评估其赝
股份制是肉食品国有企业改造的好形式孔凡北京华都肉食品公司是一家国有的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该公司对下属两座猪场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近半年多的实践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吴邦国委员长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
中俄关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逐步得到充实与深化。本人从分析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历程和特点入手,进而从政治互信、军事合作、油气方面的经贸合作和"一带一
本文关注我国经济中农产品金融化这一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文章把农产品从作为普通商品向投资品转化的过程称为农产品金融化。一直以来,金融化现象只是出现在资本品
为有效处理B公司存在的呆滞物料,首先到生产现场参与管理实践,亲自观察,收集数据,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然后应用工业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对导致呆滞物料产生的原因进行追踪,在此
节律是生命的主要特征之一,时间生物学正是由此确立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随着时间医学的不断发展,古老的子午流注针法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这种带有显著的中国
综述输液速度相关性护理研究进展,包括输液速度对生理指标有影响、输液速度与病人耐受性、药物与输液速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