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词与减词在法律及经贸文献翻译中的应用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fjg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贸易往来与日俱增。而在当今这样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法律法规与人们的经济生活已经是休戚相关,法律文献的翻译也显得尤为重要。 法律翻译与一般性文件的翻译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其自身特点。但是历年来有关法律文献翻译中独到的理论并未得到深入研究,目前也未有一套成熟的法律文献翻译理论体系。而法律文件翻译的实践,如翻译技巧,也有文章涉及,但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泛泛而谈,点到为止,且举例甚少。这不可不说是一种缺憾。 本论文从法律文件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法律文献翻译的方法,尤其深入挖掘了增词法与减词法在法律经贸文件翻译中的作用及应用。通过大量举例证明,这两种翻译技巧在法律及经贸文献翻译中的重大作用。 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有关翻译的基本知识,如翻译的本质,过程,及标准。国外的翻译标准提到了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国内翻译理论提到了玄奘的“忠实、顺畅”,严复著名的“信、达、雅”,以及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观点。 论文第二章讨论了法律英语在文体和词汇方面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法律翻译的标准和基本要求。在论文的第三章,作者着重介绍了奈达提出的剩余信息理论。剩余信息指信息传递中超过最低需要量的那部分信息量。剩余信息理论为多种翻译技巧,特别是增词法与减词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的第四、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即在功能对等和剩余信息理论的指导下,增词与减词在法律经贸文献翻译中的具体应用。这两章分别分若干部分,从各个角度(汉译英)阐述了法律经贸文献翻译中增删的必要性及广泛应用。 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一些显著的差异,论文第六章简单增补了英译汉过程中一些比较特殊的增删例子。 该硕士论文研究了增词与减词两种翻译技巧在法律文献翻译中的运用,虽相对于建立一套法律文献翻译理论体系而言,微不足道,但毕竟在法律文献翻译理论探索中迈出了一小步。在中国翻译界,法律文献的翻译是一个新领域,要求译者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本文旨在抛砖引玉,真心希望在我国法律翻译领域内尽快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法律文献翻译理论出现。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力的发展和外事活动的增多,各级政府部门涉外工作中英语的应用已经从听说的基础上逐渐涉及阅读、写作和翻译以至后来的运用自如地听说读写译,如一般的社交、商务信
<正>两天之内,许多关注专车的人感觉坐了一次过山车。10月8日,上海颁发了中国第一张"专车牌照"(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且并未对私家车参与专车运营做特别规定。一时之
在我国刑法分则罪刑式条文中存在众多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类综合性规定。该类综合性构成要件在条文中以单独的"情节严重"、"情节恶劣"或者与单一要件并列的形式出现
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不利于调动科研开发人员的积极性.政府要引导和扶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强化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建立
基于平面运动学理论,建立与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的数学模型,应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对转向传动机构的梯形臂长、传动角以及安装偏距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分析
大禹祭祀在浙江省绍兴地区历史悠久,但因为政治、社会的原因,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衰退、消失。现在,大禹祭祀在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中,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得
以大理洱源县右所镇温水村为例,分析建立民族地区农村图书馆(室)的必要性,以发动村民自主办馆为出发点,从经费筹集、馆舍及管理人员、资源配置和服务模式方面构想和论证了民
社区是新型城市的基层社会,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社区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关注,社区消防安全便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然而由于历史、观念、制度等原因,社区消防
<正>老虎帮VS风雨楼,谁赢?年小草&捕头雷诺,谁活?请看——壹清晨,大雪方停,差役们正在一条临街的巷子里干活儿,棉靴踩着道路上的积雪,嘎吱嘎吱作响。巷子里的一户人家死了人,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向全党提出了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创新发展的重要遵循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