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储钾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s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钾离子电池因低成本等优势被视为大规模储能领域中锂离子电池的补充技术,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密切关注。石墨烯基材料因高比表面积和高电导率等优点而被视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优异候选者。但石墨烯片层间存在的范德华力会引起石墨烯发生不可逆的团聚堆叠,从而造成低的可逆比容量和差的循环稳定性。三维结构石墨烯基材料理论上不仅能够抑制石墨烯片层的团聚堆叠,而且能够促进电解液的浸润和离子/电子传递,增加电化学反应活性位点。尽管如此,三维结构石墨烯基材料的构筑依然受限于组装过程的不可控和复杂性,导致得到的三维结构石墨烯基材料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化学发泡法结合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以实现三维结构石墨烯基材料的可控制备,并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储钾性能和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以九水硝酸铁(Fe(NO3)3·9H2O)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原料,通过调控化学发泡法过程参数(原料配比、热处理温度、升温速率等),实现了二维石墨烯的三维可控组装,得到了蜂窝状Fe3C@C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修饰氮掺杂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Fe3C纳米颗粒的催化石墨化效应对于三维石墨烯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将材料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时,在1000 mA g-1电流密度下的可逆容量达到195 mAh g-1,且循环10000圈后比容量仍保持为155 mAhg-1。该负极材料表现出的较高比容量归功于三维石墨烯的高比表面积及Fe3C纳米颗粒催化SEI的可逆形成;优异的倍率性能与氮掺杂三维石墨烯具有的三维导电网络及赝电容行为相关;突出的循环寿命源于三维石墨烯优异的结构稳定性。(2)以Fe3C@C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修饰氮掺杂三维石墨烯为前驱体,升华硫为硫源,通过CVD制备了 FeS2@C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修饰硫氮共掺杂三维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实验研究表明,三维石墨烯基体能够很好地限域FeS2纳米颗粒并缓冲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此外,采用1 M KFSIin DME为电解液并提高放电截止电压时,负极材料表现出显著改善的循环稳定性。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首次充放电后FeS2转变为导体相KxFeS2,促进了电子在纳米颗粒体相中的传导,有利于高倍率性能。因此,半电池在1000 mA g-1电流密度下表现出高达269 mAh g-1的可逆比容量;在2000 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比容量保持175 mAh g-1。(3)调控化学发泡工艺参数制备出Fe3C纳米颗粒修饰氮掺杂三维石墨烯前驱体,其中Fe3C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以乙炔为碳纳米管的生长碳源,升华硫为硫源,通过两步CVD制备出共价连接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限域纳米Fe7S8复合负极材料,揭示了 Fe3C纳米颗粒在材料合成过程中对三维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双功能催化作用。得益于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框架结构的分级限域作用及高导电性的三维网络,Fe7S8高度可逆的钾离子脱出/嵌入及部分转换反应机制,组装的半电池在1000 mA g-1电流密度下表现出高达277 mAhg-1的可逆比容量,在2000m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300圈后比容量保持167 mAhg-1;与普鲁士蓝类似物正极匹配时,全电池在50 mA g-1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20 Whkg-1的能量密度(基于活性材料总质量),循环65圈后比容量几乎无衰减。
其他文献
材料腐蚀问题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和高端装备的发展,材料的应用环境愈发严酷,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亟需开发出性能优异的耐蚀材料。然而,以试错为特征的传统材料研究方法存在耗时长、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材料的研发速度。特别是对于多组元合金,其广阔的成分空间为耐蚀材料的开发构成了巨大挑战。作为“材料基因组计划”三大要素之一的高通量实验以其高效的处理能力引
学位
本文通过轴向应力腐蚀疲劳实验揭示了 780 MPa高强度海洋工程用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疲劳行为与机理,采用真空冶炼技术制备了不同Cu、Sb、Nb元素含量的微合金化780 MPa海工钢,通过微观组织结构表征、宏观电化学、力学-电化学、轴向应力腐蚀疲劳实验等手段阐明了微合金元素Cu、Sb、Nb添加对780 MPa海工钢在海洋环境中腐蚀疲劳行为及腐蚀疲劳机理的影响,最后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及特征工程建立了腐
学位
钢厂的转炉炼钢工序会产生大量的转炉污泥(12~16 kg/t钢)。转炉污泥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但同时又含有大量水分,在回收利用前必须进行浓缩、脱水及干燥处理。现在问题主要出在干燥工序上,传统干燥技术存在能耗成本高、干燥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内置热钢球的滚筒干燥新技术,钢球利用冶金渣余热加热后,将其作为热源和破碎介质,通过滚筒转动使湿污泥被热钢球破碎及加热。该技术具有系统简单、占地面积
学位
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的消费占比逐渐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恶化不断加剧,使得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变得至关重要。半导体光催化产氢,作为一种绿色、清洁、低成本的能源转换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完成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技术之一。ZnIn2S4因具有合适的带隙结构和良好的光电化学特性,在光催化产氢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电荷动力学和表面反应动力学迟缓、光化学稳定性差造成ZnIn2S4的光催
学位
镁合金作为一种极富潜力的轻量化材料,在航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航空领域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对选用材料的起燃性有十分严格的要求,鉴于镁在高温下化学性质活泼且形成的氧化膜致密性差等原因,镁合金构件的起燃性是其在航空领域应用的重要考量因素。现有对镁合金起燃行为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成分对起燃温度的影响上,尚少有对起燃的动力学过程和起燃本质的深入探讨。此外,目前对镁合金构件阻燃防护的研究主要在合金化方面,尚
学位
锌(Zn)及其合金具有优异的体内降解速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制备可生物降解医疗器械的潜在金属材料。可降解Zn基植入物完成特定功能后在体内不断降解并逐渐被吸收或排出,不同植入部位的降解差异和受伤组织的不同愈合周期对Zn基合金提出了可控降解的要求。本文关注Zn合金在生理环境中的降解不可控问题,通过合金筛选、第二相调控和表面改性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且能分级降解的医用Zn合金。首先利用电化学和浸泡试
学位
二次铝灰是铝熔渣经提铝后得到的固体废弃物,因含有氮化铝以及盐类精炼剂,被列为HW48危险废物。2021年我国产生二次铝灰超200万吨,已严重制约铝工业发展。因此,二次铝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铝工业急需的重大技术。现有二次铝灰处置技术一般采用水洗脱氮除盐,产生氨气和含盐废水等二次污染。因此,亟需研发二次铝灰绿色资源化技术。基于上述重大需求,本文研究了二次铝灰理化特性,充分利用其还原性和资源性等特
学位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可以利用大直径深孔爆破技术实现对矿产资源的高强度回采,提高采矿效率、降低采矿成本,同时通过对采空区的有效及时充填又能保证采矿安全和资源高效回收。空场嗣后充填采矿过程中,充填体强度、充填体损伤以及采场结构参数等对于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此类问题开展研究对于保证采矿安全,提高资源回收具有重要工程价值和理论意义。论文以山东金鼎铁矿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
学位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绿色、高效的新型能源与环保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压电催化是一种新兴催化技术,通过收集振动、摩擦、自然风和潮汐等机械能来诱导压电材料产生表面电荷,进而实现催化反应,这使其在清洁能源转换和水污染处理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压电催化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材料的催化活性较低,使该技术目前还无法投入实际应用,因此开发高效压电催化剂是压电催化
学位
核反应堆结构材料的辐照损伤直接影响着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多尺度模拟结合少量实验是研究结构材料辐照损伤的主要方式。在多尺度模拟体系中,介观尺度的团簇动力学(cluster dynamics,CD)方法是研究材料辐照损伤长时演化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围绕“CD的大规模并行模拟”这一核心论题,借助高性能计算技术和国产超级计算机,从CD的确定性求解和随机求解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发展大规模并行团簇动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