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政治舞台出现了一段政党活跃的短暂时期。据现有资料统计,在此时段前后出现的大小党派有一百余个之多。也就是说,除国共两大党之外,另有其他大量党派存在,这些党派即构成当时所称的中间势力。从学术界的关注来看,目前对中间势力中以民盟为核心的几大民主党派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但对中间势力中的小党派群体缺乏重视。基于此,本项研究将这些受忽视的小党派统称为“边缘化党派”,并以此为对象展开论述。“边缘化党派”的范畴,不仅不包括国共两大党,而且也不包括民盟、国社党、青年党等这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间党派。关于概念的界定及提出依据将在绪论中详细阐述。本文正文部分主要分三章。将主要以档案文献为基础,并综合运用政治生态分析法、历史逻辑法、个案研究法、考证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战后“组党热”发生的时代契机入手,仔细分析“边缘化党派”的主体特征(包括成立时间、地点、党魁身份、规模及成员构成、运转状况与政治活动参与)与政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外交等),以期对“边缘化党派”群体的政治取向作出判断,从而探讨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某种必然性。从背景原因来看,战后的“政党热”是抗战期间即已开始的民主宪政运动的延续。“宪政”的承诺、国共实力的消长以及美苏态度等因素的影响,都使处于执政地位的国民党政权处于被动,从而缺乏继续维持集权统治的社会基础。而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制宪国大”的喧嚣,则意味着(至少在名义上)国家制度权力的某种开放,这直接演化成为政党创建的契机。从政党概况来看,“边缘化党派”在成立时间、地点、党魁身份、组织规模及成员构成、运转状况及政治活动参与等方面,均表现出区别于其他大党的鲜明特征。而对这些要素的分析,也将使我们认识到“边缘化党派”本身存在的固有缺陷。从政纲内容来看,“边缘化党派”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外交等方面也未提出富有见地的政治主张,从而显示了其“因党而为政”的本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与国共关系的探讨,将进一步明示“边缘化党派”群体在时代转折之际的根本政治取向。在结论部分,本文将对“边缘化党派”的终局作出描述,而更关键的是总结出中国政党政治“萌发”的内在条件与规律,并以此进一步确证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实质上并不具备政党政治的特征,虽然存在多党,但不可能形成执政党和反对党的政治结构。惟有革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