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利用物联网进行无线感测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RFID信号的液体材料识别可以帮助识别日常食品(如牛奶)是否已经过期;无需打开瓶子,细粒度的物质感测就可以判断一瓶昂贵的香水是真品还是假品,应用广泛。然而现有的材质识别方法大多只能识别液体的类别和成分,大多无法识别出固体材质的类别。对于固体材质的识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诸如人机交互、工业自动化、地质勘测等诸多领域。现有固体材质识别方法有着操作复杂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利用物联网进行无线感测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RFID信号的液体材料识别可以帮助识别日常食品(如牛奶)是否已经过期;无需打开瓶子,细粒度的物质感测就可以判断一瓶昂贵的香水是真品还是假品,应用广泛。然而现有的材质识别方法大多只能识别液体的类别和成分,大多无法识别出固体材质的类别。对于固体材质的识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诸如人机交互、工业自动化、地质勘测等诸多领域。现有固体材质识别方法有着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的不足之处,本文实现了一种较为廉价、穿透式感知的固体材质识别方法:核心思想是利用超材料制作固体识别标签,超材料标签同不同的待测材质耦合对于空间电磁波产生不同的滤波作用,这种不同的滤波作用就会导致电磁波穿过待测材质和标签后不同材质的接收频响特征不同,因此我们把接收端得到的接收频率响应作为材质特征,来识别固体材质。这种超材料标签是完全无源、无芯片的。频率选择表面是一种对于空间电磁波表现出带通或带阻特性的超材料结构,它同不同待测材质耦合形成明显的材质特征,因此本文将频率选择表面作为超材料标签的具体实现。本文具体的工作如下:1、超材料标签的设计,频率选择表面这种超材料结构种类繁多,不同结构对于空间电磁波的滤波作用不同,如何在众多结构中选取合适的结构制作标签,如何调整参数、放置待测材料和标签使得不同待测材料频响特征差异更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选取滤波特性明显的环型带阻滤波型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制作超材料标签,建立超材料标签感知材质的模型,仿真频率选择表面的具体结构参数,使其在理想的频点工作,并使得标签感知不同待测材质形成的频响特征差异尽可能显著。2、信号特征的设计,不同待测材质形成的频响特征在频谱上差异大,因此感知多种材质需要大带宽,幅度谱稳定的宽带信号获取频响特征较为方便,但是会造成频谱资源的浪费,如何利用窄带信号即可最大化材质的识别准确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利用带宽受限的设备发送跳频信号穿过标签和待测材质形成频响特征的采样作为材质识别特征,结合基于欧氏距离的特征处理方法实现高频谱利用率的材质识别,且该方法可以通过频分复用方式扩展到多设备同时工作的情况。3、探索基于超材料的固体材质识别方法稳定工作的条件,研究固体识别方法实验部署的拓扑变化——超材料标签和待测材质相对发端天线前后左右移动,标签尺寸变化,材质厚度表面积变化,信号入射角度变化,收发天线距离变化对于材质特征鲁棒性的影响。为了探索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实验总结影响材质特征的因素,并进行系统性实验验证材质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实验部署的拓扑变化——标签和材质移动、收发天线距离变化会影响材质特征,标签尺寸越大特征越稳定且系统工作距离越远,不同尺寸标签的工作范围不同。利用软件无线电设备验证该方法在收发距离60cm的情况下可以有效识别塑料泡沫、塑料、有机玻璃、胶木、玻璃和钢板这6种材质,还通过实验得到了材质厚度和表面积对于材质特征的影响,材质识别方法对于材质表面覆盖物纹理的鲁棒性,验证了该方法在角度变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识别6种材质。
其他文献
肥胖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全球健康问题,与一些代谢类疾病有着重要联系,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预防肥胖是缓解这一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有关黑茶改善肥胖、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层出不穷,为黑茶应用于干预肥胖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冠突散囊菌与红曲霉能够产生多种有益代谢产物。因此,本文以黑毛茶为原料,分别接种冠突散囊菌、红曲霉以及同时接种这两种菌进行液态发酵,将冠突散囊菌、红曲霉、冠突散囊菌与红曲霉接种的茶汤分别
褐煤储量约占煤炭总量13%,由于“三高一低”的特点在现有热解工艺技术下仍不能被大规模应用。因此,有必要探究褐煤的热解特性,从而为煤炭工艺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本文以鄂尔多斯褐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褐煤分别进行水热预处理、溶剂溶胀预处理以及离子负载预处理,然后采用流化床对原煤热解以确定最佳热解温度,最后在最佳温度下进行预处理煤样的热解实验。热解产物由热重分析仪(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
介电弹性体(DE)材料是一种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且撤销电场后恢复形状来实现电能和机械能转换的柔性智能材料。凭借其良好的柔韧性、轻重量、大电致形变及易于加工等特点,未来DE材料将会在航空航天、仿生学、医疗康复、机器人和光学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但是DE材料要获得大的驱动形变,往往需要很高的驱动电压,所以DE材料在商业上的应用仍然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制备出一种在低驱动电压下获得大驱动力
本文以美味猕猴桃‘徐香’(Actinidia deliciosa cv.‘Xuxiang’)为试材,探究常温贮藏过程中,0.05 mmol L-1褪黑素(MT)处理对果实后熟衰老进程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以期为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MT处理抑制了果实的呼吸速率,保持了果实较低的失重率和可溶性固性物含
光伏领域在近年来迎来了蓬勃的发展,然而现有的光伏材料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学者们一方面对已有光伏材料进行改进,同时又致力于新光伏材料的探索研究。本论文利用第一性原理系统的研究了Mg3NF3同系列化合物A3MX3(A=Mg,Ca,Sr,Ba;M=N,P,As,Sb;X=F,Cl,Br,I)的光电性能,从带隙、理论光电转换效率(SLME)以及稳定性三个筛选条件出发筛选出了3种具有优异光伏性能且稳定
随着吸波材料的应用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单一吸波体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已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利用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互补或增强性质的材料构建多异质界面复合材料已成为吸波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我们将磁性双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并研究其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异质界面的重构,实现多组分、多层次的复合异质界面材料的制备。这种多组分、多层次结构的设计策略是轻量化、宽频带吸波材料的发展定位。本文通过水热法结合退火工艺构筑
食醋作为重要调味品,在烹调、保健、饮料、化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食醋生产主要是利用专性好氧的醋酸菌表达合成的发酵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将粮食/水果发酵产生的酒精氧化为醋酸,并形成特殊风味。发酵所需原料中的碳源在发酵前期被转化为乙醇,乙醇的含量过多时,严重影响醋酸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醋酸产率,并对食醋的风味产生不良影响并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选育具有乙醇耐受性的醋酸菌菌株对生产食醋生产具有重要意
本文以农作物果实颗粒为研究对象,对干燥和深加工过程中不同条件下颗粒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选择小麦、水稻、黄豆和咖啡豆等多种农作物果实颗粒,对不同风载荷条件下颗粒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选择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咖啡豆为例,对其在应用最广的滚筒烘焙条件下颗粒物理化学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四种结构的分布器条件下,直径100 mm装置中颗粒运动状态分为旋涡式和喷泉式,分布器中心有颗粒堆
近年来,开发针对特定形态定制材料结构的方法一直是材料科学家的重要目标之一。空心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有效的存储位置、较短的传输路径和独特的内部空心腔被广泛研究。目前报道中的氧化亚锡(SnO)纳米材料几乎都显示实心结构,例如带、片、软盘和网状。因此以一种便捷的方法来制备形状可控的空心SnO,并制造出具有更低检测极限、更短响应时间和更稳定的传感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采用溶剂热方法
石墨烯由于阻抗匹配特性较差且易于片层堆叠,很难直接用作电磁波吸收材料,为了发挥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对其改性优化一直是吸波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物既存在碳包覆磁性金属纳米颗粒的结构单元又具有中空多孔结构,是优异的磁性吸波材料。本文首先制备了MOF衍生物,然后通过水热法构筑了三维结构的石墨烯泡沫(GF),将其分别与两种MOF衍生物复合后,较系统地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所做工作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