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我院肺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并研究分析不同宿主状态肺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助于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确诊为肺真菌病的7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划分有基础病组和无基础病组,并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异同。将有差异的结果再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以有基础疾病为独立危险因素的临床特征。结果:一、一般资料统计结果:78例确诊病例病原学包括隐球菌(61;78.2%);曲霉菌(14;18%);马尔尼菲青霉菌、毛霉菌、阿萨希毛孢子菌(3;3.8%)。在无基础病患者中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高于有基础疾病人群,而有基础疾病人群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高于无基础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础病以2型糖尿病(15.4%)、恶性肿瘤(12.8%)为主。二、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结果:1、有基础病组患者咯血、发热的发生率高于无基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基础病人群症状无特异性。2、气管镜下无基础病者可无异常或出现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有基础病者管腔内除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外还可出现新生物、气管粘膜坏死、狭窄等特殊表现,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非特异,病灶肺叶分布均以右下叶多见,肺野分布有基础疾病组主要位于右肺,和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指标约半数患者不升高,有基础病组和无基础病组各项指标升高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本组中确诊方法主要包括胸腔镜下病肺切除、CT引导下经皮肺穿、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TBLB),仅1例患者以血培养方式确诊。无基础疾病者主要选用手术确诊(51.1%),有基础病主要选择CT引导下经皮肺穿(45.5%)。二、临床特征多因素分析:有基础疾病为咯血,气管腔内出现坏死、增生、狭窄,右侧肺叶这3项临床特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719、36.000、3.41,95%CI分别为1.687-111.547、3.473-373.177、1.329-8.731)。三、误诊率及治疗转归情况:我院初诊时误诊人数为53人,主要误诊为肺部普通细菌性炎症及恶性肿瘤。治疗方式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两者联合方式。两组中均以药物治疗居多,尤其是有基础疾病人群(P<0.05)。最终死亡人数6人,3例死于原发恶性肿瘤(均是隐球菌感染),3例死于真菌感染播散(为曲霉菌、马尔尼菲青霉菌、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患者)。结论:我院经确诊的肺真菌病致病菌种以隐球菌为主,其次为曲霉菌。大部分属于无基础病由社区获得。由于致病机制不同,无基础疾病人群可出现咳嗽咳痰、湿罗音等非特异炎症表现或是无症状,有基础疾病人群更常出现咯血,气管腔内也更易出现坏死、增生性改变,病灶通常分布在右侧,影像上二者表现均非特异,积极完善病理学检查或组织培养有助于早期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