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和收集临床案例,从理论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分别来研究方证规律与临床应用规律,总结黄芩汤治疗妇人病的方证规律及临床应用规律。方法:首先运用文献检索方法,将黄芩汤治疗妇人病的古今文献按疾病、病机、病性、症状、舌象、脉象及药物加减配伍情况加以整理,统计频数,以频率为指标分析并总结文献中黄芩汤治疗妇人病的方证规律;再收集整理门诊应用黄芩汤治疗妇人病的案例,入选病例按年龄、疾病、病机、病性、症状、舌象、脉象及药物加减配伍情况等要素进行频数统计,计算频率,分析数据,总结黄芩汤治疗妇人病的临床应用规律。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1)检索结果:共检索到关于黄芩汤治疗妇人病的文献180篇。(2)年龄统计结果:有40例记载年龄,青年女性居多,20-30岁年龄段的16例,占40%,其次是30-40岁年龄段11例,占28%。(3)疾病统计结果:黄芩汤主治的妇人病,以妊娠病、产后病、月经病为主,分别占疾病种类总数的31.16%、28.57%、16.88%。疾病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崩漏,占疾病总频次的7.44%。(4)病机统计结果:病机种类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火)热病机,占病机种类总数15.91%,其次是肝胆病机,占9.03%,脾胃病机占7.84%。病机出现频率前三位的是阴虚内热6.65%,产后气血虚5.23%,肝火旺盛3.56%,出现频率较高的病机还有胃气不和,肠道湿热,脾胃气虚,肝胃不和,肝经郁热,肝气郁结,胃热。(5)病性统计结果:以实证为主,实证又以实热证最为多见。虚证以气虚、阴血虚为主。(6)症状统计结果:症状以腹痛为主,频率为7.68%。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发热、口咽干渴烦躁欲死、小便短赤涩痛、纳差、月经量多、阴道异常出血、腹部坠胀、痢下赤白。(7)舌象统计结果:黄芩汤治疗的妇人病舌象以舌红、苔黄最为多见,其次是舌红苔薄。舌质以红舌为主,占77.78%。苔色均为黄色。(8)脉象统计结果:黄芩汤治疗的妇人病脉象,数脉出现频次最高,35次,占28.45%,其次为弦脉、滑脉。(9)加减药物统计结果:加味药物前三位的是当归、地黄、川芎,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白术、阿胶、人(党)参,减味药物多为炙甘草、大枣。(2)临床应用研究结果:(1)案例收集结果:共收集黄芩汤治疗妇人病的案例25例。(2)年龄统计结果:集中于25-35岁年龄段,占76%。(3)疾病统计结果:黄芩汤治疗的妇人病以月经病、妊娠孕育病这两类为主。疾病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不孕,占疾病总频次的18.03%,其次为带下和痛经。(4)病机统计结果:病机种类以火热病机为主,占病机种类总数的32.83%。血虚病机出现频率最高,为病机总频次的22.39%,其次为脾气虚19.40%,下焦(湿)热14.93%。(5)病性的统计:病性属实者以实热多见,实热证占实证总频次的82.14%。实热证以下焦(湿)热为主,其次是肝郁、胃热;病性属虚者以血虚和气虚为主。(6)症状统计结果:症状出现总频次为123次,症状种类以腹部症状为主,为35次,其次是月经异常,26次。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腹痛,出现17次,占症状总频次的13.82%,其次是月经时间延迟和眠差。(7)舌象统计结果:淡舌在舌质中出现频率最高,占舌质总频次的64%。苔白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舌苔,为80%。黄芩汤治疗妇人病的舌象以舌淡苔白为主。(8)脉象统计结果:细脉最多见,占脉象总频次的55%。(9)加减药物统计结果:加味药物出现频率较高的前四位是当归、川芎、炒白术、怀牛膝。减味药物多为炙甘草、大枣。结论:黄芩汤治疗妇人病,对文献研究总结的方证规律和案例体现的临床应用规律进行比较,两个方面的统计结果在年龄分布、病机、病性、主要症状、加味药上基本保持一致。但在治疗疾病上,虽然主治疾病种类相同,所治疗的具体疾病名称却有所侧重与不同。(1)疾病高发人群为青年女性。(2)主治疾病种类均以病性属热的月经病和妊娠病为主。但文献研究和临床应用主治疾病有所侧重与不同,文献研究主治疾病以崩漏为主,而临床应用主治疾病以不孕为主。(3)病机复杂多样,涉及气血阴阳、多个脏腑组织及冲任、胞脉的病理变化,但与肝脾两脏的功能最为相关。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共同病机有肝火旺盛、肝经热盛、阴虚生热、血虚生热、脾虚生热。(4)病性总的来说,有实有虚。实热多与肝郁、肝热、肝火、肝经湿热有关,而虚热以阴虚、血虚、气虚为主。(5)症状均以腹痛为主,多伴腹胀及其他腹部不适症状,症状部位比较靠下。(6)文献研究表明舌象以舌红、苔黄最为多见,其次是舌红苔薄;而临床应用中,舌淡苔白是主要的舌象。(7)文献研究结果显示,脉象以数脉为主;而临床应用则以细脉最为多见。(8)文献研究中最常见的加味药物前四位是当归、地黄、川芎、白术,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加味药物还有阿胶、人(党)参;而临床应用中,主要加味药物前四位是当归、川芎、炒白术、怀牛膝,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丹皮、桂枝、芡实。减味药物多为炙甘草、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