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氏庄园坐落在陕北地区绥德县城东南20公里的白家硷乡东贺家石村,党氏家族自清嘉庆年间至民国期间先后修建了以窑洞为主要建筑的宅院,该庄园背山面水,腹阴抱阳,充分利用山势地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建筑营造哲学思想。庄园可以说是黄土高原乃至全中国最大、最完整、最具有特色的城堡式的砖、石、三元及第的以窑洞为主体的特色民宅。其整体建筑布局构思巧妙,功能完善,可以说是陕北传统民居的典范。
本文是在对陕北民居进行了调研与考察的前提下提出的,通过对大量调研资料的分析,对党氏庄园所在地区的地脉、人脉、文脉、民居的建筑特点、布局形式、建筑结构、建筑装饰等方面进行整理和分析。从党氏庄园的整体概况、空间形态、建筑艺术等方面着手,完成对党氏庄园民居艺术的整体性研究,认识了党氏庄园自身独有的文化特征和艺术内涵。另外将党氏庄园和该地域其他著名庄园进行比较,分析出该地区庄园建筑的异同点,对现有的庄园保护开发模式加以分析,提取可取之处,为党氏庄园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论文将理论的总结作为实践的指导,从发展文化旅游业角度出发,依托党氏庄园自身资源优势,提出保护为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保护建议,在保护原有庄园建筑的基础上,复原因历史因素和人为因素而破坏消失的历史建筑,并且要对生活方式即人文环境进行保护,对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使党氏庄园整体性保护有可供起持续发展的原生环境。最后,依托大量的现场调研资料和相关理论支持,对庄园的现有建筑和地形进行分析和测量,通过对损毁和消失的历史建筑进行全面的资料搜查,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将党氏庄园原有的整体历史面貌进行模拟再现,也是在党氏庄园展示性保护方面所进行的尝试和探索,更加直观的了解党氏庄园的民居艺术,为党氏庄园的保护开发提供一定的资料支持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