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能够得到直径从几十纳米到几微米的连续的纳米纤维,是制备超细纤维的一种主要方法。由静电纺丝法制得的纳米级尼龙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力学性能好,在防护、过滤、复合材料基体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尼龙6/66共聚物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加工的静电纺丝装置,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品质较好的纳米级尼龙纤维毡。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尼龙6/66溶液浓度与性能的关系,及其静电纺纳米纤维集合体的结构和性能,然后将丝素与尼龙6/66以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静电纺丝加工,并测定和分析了尼龙/丝素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不同浓度纺丝液的性能及其对静电纺效果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尼龙6/66共聚物溶液的表面张力减小,电导率减小,粘度增加,并且浓度在12wt%~20wt%之间的溶液粘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电压为15kV,喷丝口到接收屏间距离(C-SD)为15cm时,浓度为10wt%到25wt%的纺丝液都能被静电纺为连续的纤维,但随着纺丝液浓度的增加,纤维直径呈增加的趋势。后处理对静电纺尼龙6/66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静电纺丝过程对尼龙6/66纤维的结晶结构影响不大,但纤维的结晶度较低,而且纤维毡在水中的缩率较大。采用干热和湿热定型的方法对纤维毡进行后处理,结果发现:经热处理后,纤维发生溶胀,纤维毡的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纤维结晶度增加,且随着湿热处理时间的增加,纤维的结晶度逐渐增大。静电纺尼龙6/66纤维毡的力学性能较好,且面密度对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一定时间的热处理可提高纤维毡的断裂强度。静电纺尼龙/丝素复合纤维的结构和性能:首先研究混合纺丝液中尼龙的含量对复合纤维的形态结构、结晶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选用甲醇和乙醇两种有机试剂,研究了经有机醇处理后静电纺尼龙/丝素复合纤维的结构及由其构成的纤维毡的缩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再生丝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尼龙6/66共聚物,可以通过静电纺丝得到纤维直径在100nm左右,甚至100nm以下的尼龙/丝素复合纤维,并且纤维的直径随着尼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此外,含有尼龙的再生丝素复合纤维的结晶度较纯丝素纤维高,纤维毡的强度也有所增加。乙醇处理后,由于纤维的溶胀,纤维大分子链趋于更规整的排列,使纤维的直径增大,纤维间孔隙减小,复合纤维的结晶度增加,纤维毡的断裂强度和在水中的尺寸稳定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