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中,读者主体性一直是姚斯、伊瑟尔在探究文学史、文学与作者关系、文学与读者关系、作者与读者关系等问题时的核心概念。读者主体性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建立与文本的互动关系的精神基础,是读者打破与重构期待视野的力量来源,是读者自觉实现文本价值的意识关键。读者主体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文本,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文化体验和审美体验。当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在社会活动中,尤其是在文化产业的活动中,常常被模糊,人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自主选择被支配,其精神世界陷入空洞、苍白。因此,从读者主体性出发,探究其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的作用与体现是有意义的。这有利于个体在阅读活动中更好发挥自己的读者主体性,也有利于唤醒和强化人们在文化体验中的主体意识。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是在众多理论思潮的孕育中产生和发展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美学和英加登的现象学美学。姚斯受前者的影响较多,提出了期待视野理论。伊瑟尔受益于后者较多,提出了阅读理论。朱立元、费什等对读者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扩展。从现实的读者出发,在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教育中,受教者由于自身智力水平、生活经验、审美经验等的不同,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文化类电视节目教育中,以不同方式、带着不同侧重点呈现其读者主体性。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往往需要竭尽自己的全部精力才能完成中国古典诗词的精妙外译,其读者主体性相比一般读者,体现得更为明显,也更接近理想的读者。分析代表人物杨宪益、戴乃迭和许渊冲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创新性外译,有助于具体了解译者的读者主体性。在中国古典诗词接受中实现读者主体性具有双重意义。通过读者主体性的实现,作为个体的读者能更深入的阅读文本,获得更完整的审美体验,也能更好地补充自身意识的主体力量;作为社会群体的读者能更加自觉地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会更加积极地传播自己深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有利于加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读者主体意识的强势回归,可以规范当下消费社会的文化生产。在接受美学视角下结合当代中国的古典诗词审美经验研究读者主体性,是为了再次强调读者主体性在阅读中的作用,呼唤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主体意识的回归,从而让人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中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