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沉床改善水质技术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城市景观河道硬质护砌、水体透明度低、水深变化大、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极难成活的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模块化气悬调节式人工沉床的水体净化装置。该装置利用人工沉床载体营造适宜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并在人工沉床载体上种植大型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达到修复受损水体生境、净化污染水体水质、进而修复退化的水生态系统的目的。   人工沉床装置可通过浮力调节实现床体在水中的升降,人为调控植物在水下的深度,克服了城市景观河道水深变化大、水体透明度低等不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制约,显著提高重富营养化水体植物栽植的成活率,对修复透明度低和水深较大的重污染水体具有明显优势和应用价值。   填料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页岩、陶粒、砾石和麦饭石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分别为42.3%、41.8%、37.8%和32.2%,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排序为页岩>陶粒>砾石>麦饭石;页岩、陶粒、砾石和麦饭石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可分别达到67.7%、64.4%、47.7%和55.0%,对总氮的去除率排序为页岩>陶粒>砾石>麦饭石;页岩、陶粒、砾石和麦饭石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可分别达到83.0%、73.2%、62.2%和56.1%,对总磷的去除率排序为页岩>陶粒>砾石>麦饭石;从上述四种填料的物理性质来看,陶粒比重较轻,略重于水的比重,而页岩、砾石和麦饭石比重较大,因此,陶粒是一种最为理想的人工沉床填料选择。   单一植物水质净化能力实验表明,不同挺水植物对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在停留时间为18d时,芦苇、黄花鸢尾和水葱三种挺水植物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52.7%、48.8%和38.1%,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2.2%、60.9%和52.1%,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7.7%、52.1%和43.0%,去除效果排序为芦苇>黄花鸢尾>水葱。   植物组合配置实验表明,不同植物组合方式对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排序为金鱼藻+芦苇+狐尾藻+轮藻组合>千屈菜+芦苇+黄花鸢尾组合>慈姑+轮藻+狐尾藻组合>睡莲+轮藻+狐尾藻组合,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8d的情况下,上述四种组合方式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60.7%、54.5%、45.9%和45.3%;而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排序为金鱼藻+芦苇+狐尾藻+轮藻组合>千屈菜+芦苇+黄花鸢尾组合>睡莲+轮藻+狐尾藻组合>慈姑+轮藻+狐尾藻组合,上述四种组合方式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去除率达到74.6%、68.1%、44.5%和38.8%,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去除率达到66.9%、62.4%、50.7%和43.8%。因此,从污染物去除效果来看,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组合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植物配置方式。   通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用陶粒砖作为模块化沉床的边缘材料,页岩为基质,植入挺水植物芦苇、黄花鸢尾和沉水植物狐尾藻,放置于水位0.50m处,即模块化沉床最佳组合形式为A2B2C2D3时,对水体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5%,79%和45%。投入QH(强化微生物)菌对水体总磷去除效果极显著,对水体总氮的去除效果显著。   通过在天津市外环河的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当停留时间为6d时,人工沉床对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在植物生长期内(3~10月份)可分别达到30%~35%、35%~40%和30%~40%;冬季(11~2月份)可分别达到5~10%、5~15%左右和7~20%。   水体在人工沉床实验区内,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浓度随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复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而且水温是影响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一级动力学衰减系数(K值)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而言,其k值随水温的变化趋势均符合S型增长曲线,即在水温过低和水温过高时,水温的变化对K值的影响并不大,但在某一适当温度范围内,水温的上升将导致K值的快速增加。
其他文献
4月20日, 国家发改委对新基建进行了解读,明确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智能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框架,其中5G将成为社会连接的神经中枢.先进的技
期刊
聚合物驱采油过程产生的废水即含聚(HPAM)废水已成为油田采油废水处理的难点和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常规采油废水处理工艺后仍很难达到排放标准。本文讨论了采用天然矿(石
固硫灰渣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CFBC)所排放的废物,目前全国每年的排放量已达到1.5亿吨左右。由于固硫灰渣含有较多的SO3(SO3一般为5~15%,最高可达20%左右)和相当数量的f-Cao,水
工业活动中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会在土壤中形成累积,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环境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传统的分析方法一般测定的为自由溶解态和结合态的总浓度,会过高地估计其污染水平,而膜被动采样技术通过对其自由溶解态浓度的测定,有助于评价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本研究以多氯联苯(PCBs)和滴滴涕(DDTs)两种典型的POPs类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利用膜被动采样技术对滨海工业区塘沽和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
期刊
伴随经济发展,废水污染与能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而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Fuel Cells, MFC)既解决了废水处理问题,同时又产生新能源,适合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加强对MFC影响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