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优化产业结构对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显得尤为重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型产业快速发展并以此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优化更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技术进步引致产业要素需求结构变化,并诱致要素产际流动和产业经济增速分化是产业结构变迁的根本性原因。中国可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两种方式实现技术进步,而作为后发国家,应当充分利用技术差距形成的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此,本文研究中国技术引进的现状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本文回顾了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等产业结构经典理论,以及包括技术差距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和中间技术理论等技术引进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梳理并归结了技术引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沿文献,学者们多利用经验数据检验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效应,且并未形成共识,较少关注技术引进优化产业结构的传导路径和机制及其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先按照引进方式对技术引进进行分类,结合埃奇沃思盒状图和理论框架分析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直接作用效应;再利用路线图剖析技术引进通过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贸易结构、就业结构及产业扩散对产业结构优化形成的间接作用效应。第二,本文从技术引进的产品结构、国别结构和技术引进水平三个角度研究了我国技术引进的现状,结果发现:我国技术引进数量和金额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逐渐取代成套设备,成为我国主要的技术引进方式,重视硬技术而轻视软技术的倾向有所改善,国际技术引进的方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以技术引进合同数和金额表征的技术引进国别结构趋稳,美国与日本是我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同时,技术引进单位合同金额增加,显示中国引进技术由低端产品转向含前沿技术产品。但我国技术引进仍然存在适宜性技术引进不足和无法完全消化吸收前沿技术等问题。第三,本文对日本和韩国凭借技术引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现象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两国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引进,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制订技术引进的相关法律与法规,并重视本土研究机构的创新价值的技术引进模式实现了技术引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据此,中国在通过技术引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应当创造宽松的技术引进政策环境,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健全和完善配套的创新机制。第四,本文从三次产业和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两方面考察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并利用我国1999—2012年29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回归,研究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得到如下结论:自主研发可有效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这是因为研发活动多集中于高技术产业。源于技术水平的差异,国内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处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方向和作用效果有所不同,即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化作用具有门槛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并不能有效推进处于经济发展中阶段地区的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但能有效提高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国内技术引进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仍停留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段;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作用表现在推进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中阶段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表现在推进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对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言,国内技术引进也可推进其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综上可知,国内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我们应当根据各地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技术发展策略以便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最后,根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以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国的技术引进应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前提,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推行因时因地制宜的技术引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