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洛瓦底盆地在地理上表现为印缅山脉和中缅山脉之间的中央低地,处于钦敦江、伊洛瓦底江流域。伊洛瓦底盆地南北长约1600km,东西宽约150-200km,面积约25.2×104kln2(D区块1.2×104km2)。洛瓦底盆地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盆地可以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西部深坳区、中部隆起区和东部浅坳区。在盆地西部一侧分布着众多的大油田,具体包括曼尼、拉尼瓦、利班多、仁安姜油田等,现有已发现的这些大油田的砂岩储层段大都分布在中新世和渐新世,而且层位一般较浅。中石化经过了前期的野外勘探和对于现有资料的研究总结后,对于该区块的油气勘探工作已经有了丰富的认识,并且新发现了始新统的储盖组合,对于该区块的油气勘探前景充满了希望。D区块拥有油气成藏的良好地质条件,卡巴组、朗欣组、塔本组烃源岩层发育,区块内主要的储层砂地比高,主要储层段大多渗透率较低,为中低孔—特特低渗储层,在有些层位也有高空隙储层的发育;区块内的蓬当组以及塔本组的泥岩层系发育,在两个主要的构造带内发育有连续且稳定的盖层,且存在几套生储盖组合;区块内发育断鼻和背斜圈闭。为了尽快落实本区块的油气成藏特征,尤其是油气来源,为优选有利勘探靶区和目标区服务,并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建议。鉴于此,设计了缅甸D区块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源对比的课题。对于缅甸D区块及周缘3套主要烃源岩层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烃源岩的评价标准对该区块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以及烃源岩演化的相关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进行评价分析,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朗欣组在西部的露头区为中等级别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1-Ⅲ,有机质成熟度高是一套优质的生油岩;塔本组的下部是暗色的泥岩层,按照烃源岩评价标准划分为中等烃源岩,塔本组上部为一套煤系地层,有机质类型Ⅲ型,处于低熟~成熟阶段,为一套气源岩,上部的煤系地层成熟度低但可生成大量的凝析油及天然气。通过对D区块及周缘天然气组成特征和同位素,原油的组成、全烃及轻烃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原油以及油沙抽提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结合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进行油气源对比。据上述研究成果表明,缅甸D区块油气成因复杂为多套烃源岩不同时期多期充注与调整形成的,油气藏多为天然气、凝析油、正常原油混合,上盘浅层油气主要来源来源于朗欣组(LA)浅海~湖沼相泥岩地层正常成熟的原油,也有少量塔本组煤系地层形成低熟凝析油混合。下盘主要为TA组煤系地层形成的低熟天然气与凝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