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关节置换发展至今已近百年,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手术入路的创新已成为目前主流。但传统入路仍然值得回顾,本文对传统的Hardinge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文中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因髋关节骨关节病行Hardinge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个患者的98例髋关节进行回顾性病例统计分析。其中最长随访20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随访9.72个月。通过查阅病例资料、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病例回顾、总结。其内容主要包括手术所用时间、围手术期输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同时利用SPSS软件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和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改善程度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以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差(即△Harris)来代表术后功能改善程度。通过分析得出结果:①本组86例(98髋关节)患者全部得到顺利随访,围手术期输血量平均569.39ml,切口长度(7cm-15cm)平均12.98cm,术后下床开始功能锻炼时间(2天-30天)平均7天,手术时间(80分钟-350分钟)平均168.27分钟,住院时间(4天-33天)平均13.20天。随访病例术前Harris评分(29-74)平均为55.65(差),术后得分为(77-94)平均87.57(良)。本组病人在随访期间未出现神经副损伤、术后感染及术后脱位,所有病例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不等长者均小于1cm。②经Pearson法检验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功能改善程度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存在相关性,其显著性(双侧)均大于0.05。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改善程度与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存在相关性,其显著性(双侧)均大于0.05,而与患者年龄为负相关关系,其显著性(双侧)为0.001小于0.01,故二者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71。经Spearman法检验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功能改善程度与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围手术期输血量不存在相关性,其Sig.(双侧)均大于0.05。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改善程度与术后下床时间、围手术期输血量不存在相关性,其Sig(.双侧)均大于0.05,而与患者切口长度为正相关关系,其显著性(双侧)为0.031小于0.05,相关系数为0.375。经Kendall检验分析方法检验发现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改善程度与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性,其Sig.(双侧)均大于0.05。综上我们认为:①Hardinge入路创伤小,暴露好,术中失血较少,手术时间短,不破坏外旋肌功能,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无需特殊体位,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②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取Hardinge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越大其手术效果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