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对医药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以来,很多企业由于自身的内部劣势或者所处行业经济状况不景气,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自身的优势来发展和扩张,而是眼热于在资本市场上炒作地异常火热的项目和企业,寄希望于通过并购来使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扭转企业原本的发展颓势或者能够通过协调整合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绩效。随着企业并购活动的白热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溢价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商誉也注定成为雪球越滚越大,成为了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和企业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常常签订高额的业绩承诺协议,但是一旦业绩承诺约定没有达成,企业将会计提对应的巨额商誉减值损失,此时会让企业的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造成股价异常波动甚至跌停,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随着2018年年报披露的完毕,大量的公司和投资者成为商誉减值损失的受害者。在2018年,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的公司接近900个,减值数额超过1600亿元,同比超过3.5倍。我国医药行业商誉减值也在2018年增长了472%达到143亿元。不仅仅限于2018年,商誉减值的风险还在一直延续存在,目前根据上市公司企业披露的2019年业绩快报来看,商誉减值数值排名前50的企业累计计提的商誉减值超过800亿元,一些企业可能会把上市多年的利润在这一年之内亏完。多家上市公司计提的商誉减值造成企业业绩的暴雷,使得企业的股价连续跌停。计提大额的商誉减值会让企业剔除掉被并购企业对其自身的不利影响,以便来年能够轻松上阵,提高企业未来绩效。但也有可能会让企业的业绩一直萎靡而持续不振。所以在本期计提的商誉减值的会不会对企业未来的绩效产生影响是本文的研究主题。大幅度的商誉减值可能对大企业来说造成的亏损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对创业板公司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在创业板上市的翰宇药业在2018年计提的5.29亿商誉减值造成了企业当年利润亏损3.41亿元。由此本文以翰宇药业为例,探究可能会使得企业计提商誉减值的原因,再对计提商誉减值后的第二年的企业收益水平进行分析,最后对商誉减值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在收集整理了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13年到2018年的面板数据,以医药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提出了两个模型,并取商誉减值损失的自然对数为解释变量来解释ROA、ROE,并且控制了相关可能会影响企业业绩的变量,建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来研究商誉减值会不会对企业第二年的绩效产生影响。本文以案例的定性和实证的定量分析互为补充解释论文主题,结论如下:(1)影响的商誉减值的因素有:企业并购过程中估价过高会导致并购后账面商誉的过高,以后企业的商誉减值风险将不容小觑。所以对被并购企业过高的估值就是商誉减值的原因之一,被并购企业业绩只要有下滑的迹象,如此高的商誉就有可能会使企业计提金额不小的商誉减值,大幅度影响公司收益,形成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融资方可能为了获取高额的融资款,对自身公司的发展和盈利水平盲目乐观,没有静心研究思考企业原本的能力与投资人所期望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和其它在自己控制之外的风险,而做出了可能达不到的利润及收入承诺。在并购完成之后,融资方公司的真实盈利水平立马就会暴露,将计提大额的商誉减值。(2)商誉减值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商誉减值预示着企业超额盈利能力的下降,而超额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被并购企业在未来的盈利水平下降,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下降,导致并购企业的绩效下降;另外被并购企业在未来业绩的下滑可能会使并购企业进一步计提新的商誉减值,此时的商誉减值会直接冲减企业的利润;企业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会使投资者对公司留有不好的印象,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而后来对企业绩效提高造成阻碍,企业融资数额的下降必定会影响企业绩效的提高;当期巨额的商誉减值会直接抵减企业的利润,企业的亏损也会让投资者对企业失去信心,减少对于企业的投资,企业融资困难,绩效提升也相对较难。(3)在对医药行业企业进行面板数据的模型回归后得出,商誉减值的确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在本文的模型中,商誉减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企业第二年的利润呈负相关关系。在医药行业,对企业利润产生显著性影响的还有资产负债率、企业的规模大小、公司的人力资源水平。
其他文献
由于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广泛存在,地方政府干预会影响企业融资能力。本文以2008年至2010年A股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分析了东部或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干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