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形人》(Invisible Man,又译《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花费了七年的呕心沥血之作,1952年刚一出版就成为了最重要的美国黑人小说之一,并为作者赢得了无数的荣誉。这本书之所以能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并成为一部美国文学经典,在于作者讨论种族问题时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即把种族问题置于多元的社会组成和复杂的社会结构中来探究“我是谁”。主人公“无形人”作为美国黑人对其文化身份的寻踪是小说的一个核心主题。美国内战后,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黑白“文化杂交”的背景中,美国社会的种族主义倾向以及白人文化的主流地位和文化霸权导致了黑人文化的从属地位,美国黑人逐渐面临被同化、被边缘化的危险,整个黑人社会被视为一个具有某种模式化形象的抽象的整体,而不是由有着丰富个性的个体所组成。埃里森还通过对主人公种种经历的描写,阐述了造成美国黑人个性和自我本质失落以及造成这种失落的心理和文化原因。小说中还通过对主人公种种悲惨荒诞的遭遇的描写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来阐释造成美国黑人“无形”处境的文化根源。把黑人在社会中“不被人看见”归咎于长期受奴役受剥削的历史和对于自身固有的文化价值的放弃。另外,针对黑人个性和自我本质的迷失,埃里森也探讨了找回的途径,认为黑人的出路既不在于黑人民族主义,也不在于黑人同化主义,而在于构建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而各自拥有独立特征,可充分发展的社会并在其中确立自我价值,发挥自我作用。埃里森认为人们只有认同自己种族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获得身份的认同。鉴于美国读者中人数众多的非洲裔美国读者,而他们又极有可能遇到与书中主人公类似的情形,主人公成为了成功的范例,因此小说对美国社会的实践意义不言而喻。本文着重探讨了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非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中对文化身份的寻求。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包括前言和结论在内的六个部分。前言,简要评价拉尔夫?埃里森及其《无形人》,回顾了中外前人对《无形人》所作的研究,简要介绍了文化身份这一概念,并指出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意义。第一章通过介绍埃里森的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背景,探讨了埃里森对文化的独特见解,特别是对黑人文化的独特见解。埃里森提出黑人“认祖归宗”是自我实现的复杂历程的必由之路和最终归宿,埃里森的种族文化观对当代美国社会有程碑式的积极意义。埃里森的美国黑人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同化的思想源于他的生活经历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非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丢失。小说最重要的主题就是黑人自我身份的丢失。叙述者在遭受种族歧视尤其是精神上的歧视的过程中丧失了自我。这里,身份指个人身份同时也是文化身份。作为美国特殊历史文化的产物,美国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处于少数,被视为是局外人。本章分别从黑人自身和白人等不同方面来分析黑人文化身份丢失的原因。第三章通过分析无形人心理上的困惑,探讨了他幻想破灭和意识觉醒的过程。埃里森曾经表示在《无形人》中,主人公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黑暗到光明的过程,也就是从无知到启蒙,更确切的说,是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最初,主人公耻于承认自己的种族及黑人历史文化,并试图掩盖自己的真正身份。在他经历了一系列背叛和幻想破灭之后,丢掉了对现实抱有的幻想。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多元文化社会中找寻文化身份的问题。黑人的文化身份是由成千上万的美国黑人共同构成,对于美国黑人,只有在黑人文化中才能找到其个人身份;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才能追寻到个人身份的根源,才能获得与白人相匹敌的力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重生,真正的身份认同。他从他自身的经历中汲取的知识促使他终于获得了一个真正的个人身份,即: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内省的并对自己有了正确认识的人。在这一过程中,接受黑人文化传统对重建文化身份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结论阐明了埃里森的小说超越了种族问题,讲述了一个处于困境中的现代人的故事。本文分析了小说主人公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寻求文化身份的全过程,而无名无姓的主人公正是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觉醒的黑人知识分子的代表。黑人开始意识到真正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而只有植根于黑人文化才能获得精神的自由。总而言之,从“无形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缩影,看到了黑人的生活与历史以及很多美国人所面临的思想苦痛。《无形人》不愧为一部具有生命力和社会意义的经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