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温模型的飞秒激光烧蚀钛膜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秒激光凭借本身突破衍射极限的优势可对纳米尺寸的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为了飞秒激光能在钛膜表面进行微纳加工,了解飞秒激光与钛膜相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双温模型(TTM)是研究飞秒激光加热金属以及能量在金属内部进行非平衡传输的理论模型,而分子动力学(MD)模拟可以从原子尺度观察飞秒激光烧蚀金属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本文基于双温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飞秒激光烧蚀钛膜的过程,其过程中的应力传播和钛膜吸收层的温度演化都可进一步帮助理解烧蚀机理。另外,研究激光参数和多脉冲飞秒激光对钛膜烧蚀结果的影响,可以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整激光参数达到不同的加工目的。本文主要仿真方法及结论如下:(1)首先,研究对象为200 nm的钛膜,对钛膜吸收层进行分层处理,利用MATLAB求解TTM得到钛膜吸收层七个不同位置处的平衡态晶格温度。其次,选择FS-EAM势函数在LAMMPS软件中建立厚度约为200 nm的钛膜模型,并且将钛膜吸收层内七个部分分别加热到指定的晶格温度,其余部分保持300 K。最后,在微正则系综中模拟钛膜内部热传导。(2)通过以上仿真方式获得波长为800 nm、脉冲宽度为300 fs的单脉冲飞秒激光烧蚀200 nm钛膜的烧蚀阈值为0.053 J/cm~2,其烧蚀阈值下钛膜表层断裂是由于拉伸应力导致的层裂。模拟脉冲宽度分别为100 fs、300 fs和500 fs的单脉冲飞秒激光烧蚀钛膜,发现脉冲宽度为100 fs时钛膜的电子峰值温度最高、耦合时间最短、烧蚀发生时间最短。模拟能量密度分别为0.010 J/cm~2、0.015 J/cm~2和0.020 J/cm~2的单脉冲飞秒激光烧蚀钛膜,其结果表明钛膜的最大电子温度、耦合时间、电子-晶格平衡温度都随着能量密度增大而增大,较高能量密度下钛膜的烧蚀是层裂和相爆炸共同导致的。另外,基于TTM采用MD模拟方法确定了波长为400 nm、脉冲宽度为40 fs的飞秒激光烧蚀700 nm钛膜的烧蚀阈值是0.048 J/cm~2,此结果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3)基于TTM,引入双脉冲和三脉冲热源项,并结合MD模拟方法研究双脉冲飞秒激光和三脉冲飞秒激光烧蚀钛膜的烧蚀阈值。针对厚度约为200 nm的钛膜,在波长为800 nm、脉冲宽度为300 fs、脉冲延迟时间为1 ps的双脉冲和三脉冲飞秒激光加载下,其烧蚀阈值分别是0.028 J/cm~2和0.017 J/cm~2。同时,确定了促进烧蚀的最佳脉冲延迟时间区间为[0.3 ps,1 ps],还发现改变不同脉冲延迟时间的位置会导致钛膜表层微结构演化过程明显不同。除此之外,通过研究烧蚀深度与脉冲数目的关系发现钛膜的烧蚀深度随脉冲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全天候分布式离网发电技术,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使用燃料范围广、不使用贵金属和环境友好等一系列优点。在数据中心、通讯基站、智能家居、大型商场、电动船舶、大型运输车辆、无人机和坑口电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阴极极化和欧姆阻抗过高是制约SOFC实用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过去几十年,学术界针对该问题进行了高强度的研究并报道了大量的高性能阴极材料。但目前为止商业化电堆中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受到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与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对于壁画等表面有微小起伏的文物,扫描技术只能获得二维平面图像,因此,此类具有三维特征的平面类文物三维特征信息的获取成为难点。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宏观物体为研究目标的基于聚焦形貌恢复(Shape from Focus,SFF)的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为获取平面类文物的三维特征信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SFF是
软体机器人具有柔顺性、高环境适应性和交互安全性等特点,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软体手是软体机器人应用的一个典型代表,但采用纯软体材料制造的软体手负载能力弱和抓取稳定性差,限制了其使用。由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弹簧增强的刚柔耦合气动软体手(下文简称耦合软体手),提高了手负载能力和抓取稳定性。论文从耦合软体手结构设计与制造、单根手指的数学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系统设计和实验研究六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
CCD探测器凭借其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以及低噪声等特点广泛的应用于天文观测、航空航天、科学研究和空间碎片探测等领域。传统的CCD相机采用模拟相关双采样电路来降低系统的噪声,该方法可以很好的抑制复位噪声,但其无法对噪声达到最优的抑制。因此探寻新的低噪声CCD相机降噪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数字滤波技术不断地发展,CCD数字滤波降噪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低噪声CCD信号处理技术,正在逐渐的应用于航空
液压支架立柱由于长期在井下的酸性介质或盐性环境下服役,会出现一系列因腐蚀和磨损导致的失效问题。目前,行业中主要采用电镀的方法来对立柱进行预先防护,但是由于电镀污染重、耗能高,不符合我国绿色发展的路线要求,因此本文针对液压支架立柱的修复与防护这一问题,以27Si Mn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最新的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验,制备出了满足实际工况要求的高性能涂层,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
无镜头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成像技术,其原理是采用光学调制器件代替镜头组直接放置在图像传感器前,从而构建一种超薄的无镜头相机,并配合后期重建算法进行成像。无镜头成像技术在具有大规模部署需求的物联网成像场景以及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编码掩模制造简易,成本低廉,并易于与图像传感器结合,因此,本文采用编码掩模代替镜头组,构建更轻薄,成本更低的成像系统。到目前为止,基于编码掩模的无镜头成像系统成像质
在计算机视觉的研究领域之中,目标检测与识别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图像数据和视频数据的大规模涌现,目标检测在目标追踪、图像分析、无人驾驶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本文利用基于显著性和深度学习的两种主流目标检测算法对可见光图像中的多无人机目标进行了检测与识别。基于显著性的目标检测方法中的超复数频域变换模型利用目标的颜色特征构建四元数函数,在频率域对目标进行检测,该模
模仿人类感觉系统的电子皮肤的研究近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人工智能,医疗保健监测,人工假体和人机交互电子学的应用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基于压力传感器,选择具有高电导率、稳定的机械性质、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弯曲性的碳纳米管作为导电材料。海绵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碳纳米管涂层海绵,制备了一种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压力传感器器件;同时制备碳纳米管涂层海绵电极,制备了一种电容式的压力传感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拉曼光谱技术被称为检测物质成分的“指纹光谱”,它的探测范围广、无需处理样品、拉曼谱峰尖锐、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强,是检测物质成分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本文在月球表面物质探测的背景下,分析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月球表面物质探测的一些优势,并且根据前人使用拉曼光谱技术分析月球返回样本的研究,分析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月球表面物质探测的可行性。本文在综合考虑现有拉曼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并根据月球表面的实际探测情况
为解决叶片制造企业在工艺设计与数控编程时存在的数据源不统一、工艺设计效率低以及工艺文件可视化不足等问题,本文将MBD技术引入到叶片工艺设计中,在NX软件平台上开发出一套基于MBD的叶片CAPP-NC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有:(1)基于MBD的叶片CAPP-NC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在分析传统二维CAPP-NC系统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MBD的叶片CAPP-NC系统的需求,构建具有五层结构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