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它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来实现资金的融通。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主要是依托于云计算、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等新兴技术提供的金融服务,形态趋向于虚拟化和网络化。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冲击下,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纷纷开始转型,着力于打造新时代的信息化商业银行。 论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点进行阐述,并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六大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传统银行业的经营受到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四项基本职能上:一是实现资金融通的信用中介职能,二是代理客户实现支付中介职能,三是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基础上形成的信用创造职能,四是金融服务职能。随着互联网金融新模式的迅猛发展,传统银行业的优势逐渐缩小,金融职能逐步被互联网企业推出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取代,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历程,认为传统商业银行在服务网络、客户群体、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尚存诸多优势。如果银行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则完全可以应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借此机会,加速自身业务转型,促进行业整体发展。论文以中国工商银行的转型为案例,分析了商业银行在转型中的方向和对策。工行在转型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布局:一是加快信息化金融平台建设、二是加快创新产品线建设、三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大数据应用机制。论文除了列举具体措施外,还用真实的数据和资料,展示了工行在转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最后,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同业经验,并结合中国工商银行的实例对商业银行的转型提出如下对策供同业参考和借鉴:一是要大力发展电子银行、自助银行业务,逐渐减少物理网点数量、降低运营成本。二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增值服务、信息服务、数据服务等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以应对互联网模式带来的金融脱媒。三是要大力推动个性化、精准化、范围化的服务模式,以满足数量庞大的长尾客户群体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步提升客户体验。四是要大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让技术推动进步,将风险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