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百会压灸结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探讨百会压灸结合电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寻找一种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此病在临床治疗中的愈显率。方法: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标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百会压灸组(治疗组)和百会针刺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黄桂成主编《中医筋伤学》及2017年王和鸣主编的《中医骨伤科学》教材中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内容拟定。两组穴位均选取百会、风池(双),颈部阿是穴。百会针刺组(对照组)采用电针风池和同侧颈部阿是穴以及针刺百会,留针30分钟;百会压灸组(治疗组),电针操作方法同对照组,百会穴在电针结束后使用压灸法。百会压灸的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在百会穴上涂抹适量的跌打万花油,再放置12层左右的棉纱或面巾纸,将完全点燃的清艾条(苏州市东方艾绒厂生产,规格:25克/支)直接在棉纱或面巾纸上压灭,力道需均匀,患者自觉有热力从头顶皮肤传入脑内或向四周方向传导,热量以患者耐受为度,如出现明显的灼热感,即将艾条连同棉纱或面巾纸移开,需患者高度配合,连续操作5次。每周治疗5天。10天一疗程。通过临床疗效评价、ESCV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VAS量表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对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0分钟),疗程结束后(30分钟)的评估数据进行分析,用spss25.0软件处理统计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无一脱落病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治疗前VAS和ESCV量表积分等数据资料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均具有可比性。①采用ESCV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经首次治疗后组内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百会针刺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值比较(P<0.01);疗程结束后组内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百会针刺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组间差值比较(P<0.01);②采用VAS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经首次治疗后组内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百会针刺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首次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值比较(P>0.05);疗程结束后组内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百会针刺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组间差值比较(P<0.01);③两组经首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6.57%,百会针刺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23.33%;两组间有效率比较(P<0.01);④两组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比较:百会压灸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86.67%,;百会针刺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愈显率5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P<0.01)。结论:①两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疗效,百会压灸组(治疗组)疗效更佳;②百会压灸结合电针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有即时疗效;③百会压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颈部疼痛有增强疗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