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选择发生的位置一直是注意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对此有注意的早期和晚期选择模型两种解释。早期选择观点认为当完成对刺激的物理特征的初步加工后,由于注意资源的有限性,只有少量被选择的刺激才能得到进一步加工。晚期选择观点认为所有的刺激都可以得到平行的加工,注意选择发生在充分的知觉加工之后。Lavie回顾了支持这两种观点的文献后发现,支持早期选择模型的研究大多采用了较高的知觉负荷,而支持晚期选择模型的研究中知觉负荷较低。研究者们推测并用实验证明知觉负荷可能是决定注意选择发生位置的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知觉负荷理论(Perceptual load theory)。该理论认为注意资源是有限的,且不能随意分配注意资源。当前任务的知觉负荷较高时,对其的加工消耗了绝大部分的资源,没有充足的资源加工干扰刺激,此条件下注意选择发生在早期知觉阶段;当负荷较低,注意资源不会被耗尽,剩余资源会自动溢出加工干扰刺激,此时的选择发生在知觉后的反应阶段,即晚期选择。研究者们考察了工作记忆在注意选择中的作用,发现高工作记忆负荷会削弱认知控制,导致干扰增加。Baddeley将工作记忆按其存储内容的性质划分为语音环和视觉空间模板,分别用于存储语义信息和视觉空间信息。研究者们就考察了不同类型工作记忆对注意选择的影响,发现不同类型工作记忆负荷能影响相应类别信息的加工。此外还有研究考察了工作记忆的另一维度:负荷的大小。Desimone和Duncan提出了偏向竞争模型(Biased competition model),当在视场中搜索物体时,工作记忆当中的存储的内容就处于激活状态,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增强与之相同客体的表征,与工作记忆内容匹配的客体与视场中的其他客体相比就具有一种竞争优势。工作记忆中存储的内容在注意选择中能够引导注意选择与之相同或者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同的刺激。当要求被试将Flanker任务中作为干扰刺激的图片保存在工作记忆中后,再完成Flanker任务,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由于注意资源被耗尽,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工作记忆当中的内容不会引导注意捕获干扰刺激。而依据偏侧竞争模型的观点,则认为工作记忆中存储的模板能够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捕获视觉注意,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上述两个相反的推论。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讨这个问题。实验1采用Flanker任务,采用无意义图片作为任务中的干扰刺激,结果发现在低知觉负荷条件下干扰效应存在,干扰刺激得到了加工;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干扰效应消失。实验1和Forster和Lavie年的研究相似,均发现当与任务无关的图片作为干扰刺激时,得到知觉负荷理论的经典结果。实验1证明了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作为干扰刺激的无意义图片与Forster和Lavie所使用的无意义图片的同质性。由此可以排除后续得到的新结果解释为由刺激材料导致的可能性。实验2采用双任务实验,在实验1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工作记忆任务,要求被试在完成Flanker任务过程中将一张无意义图片保存在工作记忆当中。实验2发现在干扰效应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依然存在,说明干扰刺激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得到了加工。通过分析匹配和不匹配条件的反应时发现在高知觉负荷条件下,匹配条件的反应时显著高于不匹配条件下的反应时。尽管任务难度增加,反应时整体延长,但是不匹配条件下的反应时较低。由此可推测匹配条件下反应时的延长是由于干扰刺激获得了加工,导致了反应时延长。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通过发音抑制排除语义工作记忆的影响。尽管在实验2中采用无意义图片作为干扰刺激。双重编码理论(Dual-coding theory)认为视觉系统可以分为视觉空间信息(图形)编码系统和言语信息编码系统,且视觉信息能够得到双重编码。此外由于被试个人经验的差异,被试可能认为某张图片和其记忆中的物体非常相似,而将其表征在语义工作记忆当中。而发音抑制会占用工作记忆中发音复述装置,这就使得需要存储的项目无法进入,或者发音抑制抑制视觉信息转换为语音形式的编码过程。实验3的结果和实验2一致,高低知觉负荷条件下的干扰效应均存在,排除语义工作记忆对结果的影响。本研究的新发现在于,证明了当高知觉负荷耗尽了注意资源的条件下,保存在工作记忆中的视觉信息依然能捕获注意。这个结果和知觉负荷理论的观点不一致。我们认为存储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影响被试搜索Flanker任务中的目标刺激,被试在完成Flanker任务之前将图片保存在工作记忆中,当Flanker任务中的干扰刺激与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一致时,干扰刺激就会自动被注意捕获。当被试在视场中搜索物体时,工作记忆当中的存储的内容就处于激活状态,并能够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增强与之相同客体的表征,这些处于激活状态的客体与视场中的其他客体相比就具有一种竞争优势。而知觉负荷对于注意资源的消耗可能发生于视觉搜索过程,可能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当被试的注意资源还没有被消耗或者没有被完全消耗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已经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捕获了干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