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抄古文新编字编(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集古文四声韵》卷三与《集古文韵》“上声卷第三”差异性分析  李零先生在《汗简古文四声韵·出版後记》中已经指出《新集古文四声韵》(下文引到此书时,如无必要使用全称,直接简称为《四》)与《集古文韵》“上声卷第三”残卷(下文简称为《三》)“面目很不相同”,1并列出了六点主要的不同之处:一、一题《新集古文四声韵》,一题《集古文韵》;二、《三》卷首无韵目,而是刻入卷内;三、《三》各字首字释文均用圆圈圈起,而不用圈记为隔;2四、《三》除韵目标注反切外,韵内所收字亦往往标注反切;五、韵目顺序略有不同,《三》少一选韵;六、二者字形排列顺序、数目多寡以及形体方面都有不同,如《籀韵》所收,《三》为古体(即篆体),《四》则多为隶古定。最末,李零先生指出《三》对於研究《古文四声韵》的分韵、文字形体及引书都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