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个性化氧化锆全瓷基台和钛Base氧化锆基台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对比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aocao7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和比较CAD/CAM个性化氧化锆全瓷修复基台与CAD/CAM个性化钛Base氧化锆修复基台的抗折强度以及两种修复基台联合全瓷冠修复在上颌前牙区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选择最为适合的修复基台获得最佳的美学修复效果及牙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CAD/CAM个性化氧化锆全瓷修复基台与CAD/CAM个性化钛Base氧化锆修复基台的抗折强度的比较:A组:CAD/CAM个性化氧化锆全瓷修复基台10个;B组:CAD/CAM个性化钛Base氧化锆修复基台10个;准备Dentium SuperLine系统替代体20个,将修复基台和替代体装配,用加力扳手拧紧中央螺丝,扭矩力为25 N·cm,两组基台试件依次固定于自制的不锈钢夹具中并置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电子万能试验机的上部压头与基台-替代体试件复合体的长轴成90°角,剪切压头置于基台试件上方1mm处,距替代体与基台试件连接处3 mm,距不锈钢夹具3mm,与基台试件组件垂直(成90°),在计算机控制下以0.5 mm/min的速度对修复基台施加压力,直至其断裂,记录基台破坏时压力曲线上所显示的力值,为该试件的最大抗折强度。临床修复效果观察: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已完成上前牙区单颗种植体植入术待修复的患者64人共64颗种植体,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全瓷基台组和钛base基台组(32人/组),全瓷基台组予以CAD/CAM个性化氧化锆全瓷修复基台和全瓷冠修复;钛base基台组予以CAD/CAM个性化钛Base氧化锆修复基台和全瓷冠修复,两组均采用修复体舌侧窝开孔、修复体与基台体外粘接的固位方法。两组完成种植修复后1年,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统计种植体成功率,以种植机械并发症、粉白美学评分(PES/WES)以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参数(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PD))和患者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评价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未进行冠修复的情况下A组内六角+莫氏锥度连接的CAD/CAM个性化氧化锆全瓷修复基台的抗折强度为(488.74±15.46N)低于内六角+莫氏锥度连接的CAD/CAM个性化钛base氧化锆修复基台(876.75±5.56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修复后临床随访1年,未出现失访者。两组患者共64颗种植体1年累计成功率均为100%,未出现牙冠脱落、崩瓷现象以及修复基台折断、螺丝松动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瓷基台组和钛base基台组在粉色美学(PES)评分分别为9.47±0.84、9.25±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色美学(WES)评分分别为9.50±0.76、9.34±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瓷基台组和钛base基台组在改良菌斑指(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和探诊深度(PD)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均较高,全瓷基台组和钛base基台组VAS均值分别为9.06±0.76、8.75±0.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CAM个性化氧化锆全瓷修复基台和钛Base氧化锆修复基台的抗折强度均可供前牙区种植修复正常使用。两种氧化锆修复基台支持的全瓷冠修复在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取得了极佳的修复效果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满足了上颌前牙区美学修复的需求,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一支质量优良的CT-X线球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究竟有多长的使用寿命和怎样有效地延长CT球管的使用寿命,对于拥有CT扫描机的医院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影
目的:本临床研究是为了初步评估自拟消疹方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 ors,EGFR-TKIs)相关皮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自拟消疹方对患者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所产生的皮肤毒性反应在皮疹症状分级、生活质量评价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是否具有改善作用,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初步依据
高效的航迹规划是水下运载器隐蔽航行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水下航行器的地磁导航环境特征约束因素,建立了航迹代价评估模型,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在约束区域内按路径长度的次序递
2006年4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五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本次会议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城镇化的进行,人口不断的向城市聚集,大量的人口积聚城市之后,大多数一二线城市面临着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以传统地上交通的出行方式逐渐跟不上城市化发
膜分离技术兼有分离、纯化、浓缩的功能和高效、节能、环保、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的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食品、医药、环保、能源、化工、水处理等各个领域。纳滤膜是其
基于VTM100型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结构及其运动链构型特点,设计了误差检测方案,同时提出了加工中心空间误差补偿策略以及几何误差和热误差综合补偿模型。利用对角空间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