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不同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方法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心脏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选出影响因素小,易于掌握和运用的心功能测定方法、指标及肾移植术后心功能的影响因素,以便早期、准确发现肾移植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及早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肾移植患者远期存活率。方法:肾移植患者65例,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为16~62岁,平均(39.09±2.12)岁,均为肾移植术后病情稳定患者。依据性别分为两组;依据年龄分为三组,即<50岁组、50~60岁组、>60岁组;依据术前病程分为两组,即≤1年组和>1组:依据术后病程分为两组,即≤1年组和>1组;依据术有无并发症分为两组,即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依据肾源分为两组,即亲属供肾组和非亲属供肾组。正常对照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为29~65岁,平均(41.16±2.14)岁。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EF、FS、EA、DT、PV,、Vp及Tei指数。结果:(1)将肾移植患者按性别分为两组,比较心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EF、FS、E/A值、DT、PV_a、Vp、Tei指数在不同性别之间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组与对照组比较:EF、FS、E/A值、DT无统计学意义,P>0.05;PV_a、Vp、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将肾移植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比较心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各项心功能指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组与对照组比较:EF、FS、E/A值、DT无统计学意义,P>0.05;PV_a、Vp、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肾移植患者按移植术前病程分为两组,比较心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PV_a、Vp、Tei指数三个指标不仅在移植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时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在移植组内不同病程组之间比较时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EF、FS、E/A值、DT四个指标在移植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移植组内不同病程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将肾移植患者按移植术后病程分为两组,比较心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统计结果和术前的结果一样,PV_a、Vp、Tei指数三个指标在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F、FS、E/A值、DT四个指标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肾移植患者按有无并发症分为两组,比较心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统计结果EF、FS、E/A值、DT、PV_a、Vp、Tei指数七项心功能指标在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V_a、Vp、Tei指数三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EF、FS、E/A值、DT无统计学意义,P>0.05。(6)将肾移植患者按肾源不同分为亲属供肾组和非亲属供肾组,比较心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PV_a、Vp、Tei指数三个指标在亲属供肾组和非亲属供肾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在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EF、FS、E/A值、DT四个指标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各组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减低均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相比,心脏收缩功能减低不明显(可能与未收集到明显心衰患者有关);(3)在反应心脏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中,E/A值、DT由于受年龄、心脏负荷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且当心脏顺应性减低时,出现“伪正常”现象,难以准确评价肾移植患者心脏的舒张功能;而PV_a、Vp、Tei指数等因素不受以上因素的影响,能较客观的评价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综合运用各项指标,才能较准确反映心脏的实际情况;(4)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同年龄之间以及有无并发症患者之间心功能无明显差异;但在不同病程(术前、术后)之间以及不同肾源(亲属供肾、非亲属供肾)之间心脏舒张功有明显差异;(5)Tei指数能够简单、敏感、准确、综合性的评价肾移植患者左室的整体功能,是评价肾移植患者心功能较理想的指标;(6)影响肾移植患者心功能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性别、年龄、病程(术前、术后)、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钙)、肾源等因素仅仅是部分因素,更多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