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较高分辨率的TM遥感影像以及DEM、气温、降水量、道路、河流和居民点分布数据,采用多种方法探索武夷山世界遗产地植被覆盖与地形、气象、人类活动等因子的空间异质性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环境梯度区间统计NDVI均值并绘制曲线图,结果显示NDVI在地形(海拔、坡度、坡向)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在气象(气温、降水)上的空间分异性次之,而在距最近居民点距离、距最近道路距离和距最近河流距离的梯度上分异很小。海拔小于<1350m范围内,NDVI与海拔、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海拔大于>1350m范围内,NDVI与海拔、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对于坡度和坡向,NDVI在斜坡和东南坡达到最大值。(2)对研究区中两条垂直相交的样带进行Morlet小波变换并计算小波方差以检测NDVI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的尺度效应,结果显示本区植被覆盖主要为独立山体单元分布格局。运用小波相干进一步探索植被覆盖与环境因子在不同尺度和不同位置上的相关性。小波相干显示总体上NDVI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在120-5760m尺度内最强,在<120m尺度和5760-7680m尺度内较小,海拔是武夷山世界遗产地中植被分布格局的决定性因子,经度样带与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和距最近河流距离)的相关性大于纬度样带,而与人类活动(距最近居民点距离和距最近道路距离)的相关性小于纬度样带,区域内整体海拔较低的区域植被覆盖与坡度、距最近道路居民点距离、距最近道路距离和距最近河流距离呈正相关,反之呈负相关。植被与海拔的关系在高大山峰的西部和北部为负相关,东部和南部为正相关。(3)在独立山体尺度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索整个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与其影响因子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以及植被覆盖与环境因子的空间耦合性。结果显示除坡向,NDVI与各环境因子均呈空间集聚状态。各环境因子对NDVI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气温、降水量、海拔、坡度、距最近居民点距离、距最近道路距离、距最近河流距离和坡向。高植被覆盖区位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中,低植被覆盖区位于九曲溪中下游流域和崇阳溪沿岸,NDVI与气温、降水量、海拔、坡度、距最近居民地距离有很好的空间耦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