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地”是农业土地的简称,“农地制度”也就是农业土地制度的简称。制度是人为设定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农地制度也可以说是人为设计的一系列关于农地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农地制度对农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三农”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桎梏。探讨其原因、寻找其对策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界的重要课题。当前社会科学界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观学术界相关思潮不难发现,目前有一些观点已经聚焦于农村的深层制度层面,比如对当前农地制度问题的思考,不同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回顾它的历史,审视它的现在,推测它的未来并分别提出了解决它所存在问题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试图通过对当前农地制度进行完善、变革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构建制度平台。“三农”问题也就是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实质就是农民贫穷;农民之所以贫穷,其根本因就是农业落后;农业之所以落后,其根本原因主要就是当前的农地制度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当前农地制度之所以制约了当前农业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当前农地制度本身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解决了当前农地制度的问题就可以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制度基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地的所有权和农地的使用权两方面。在农地的所有权方面,主要是所有权主体不清晰的问题:在农地的使用权方面,主要是使用权得不到保障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当前农地制度问题的理性思考要围绕着这两方面进行。为解决当前农地制度的问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农地收归国有,对此我们可称之为农地国有化思潮。农地国有化方法,面临着怎样把集体的农地收归国有和由谁来代表国家行使农地所有权的现实问题,而且还会导致政府保护农地失灵的问题,可操性不大。还有一些学者试图恢复农地私有化,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农地私有化思潮。农地私有化首先与我国的社会制度相悖,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还会产生出其他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可操性也不大。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主张在当前农地制度的基础上,派生出一个新的农地制度来克服当前农地制度的问题,对此我们可称之为农地“次生制度化”思潮。农地“次生制度化”思潮,因其本质要求与当前农地制度的本质一致,也符合我国农地制度变革渐进性的特点,其价值相对来说比较大。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农地“次生制度化”思潮已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制度建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在农地所有权主体界定和农地使用权期限设置的问题上就存在不足和缺陷。而且也没有切实关注当前农地资源配置的计划经济性问题。如果在当前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发展,对其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则会更有利于完善当前的农地制度,也会更有利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笔者旨在通过对农地制度的概述,回顾当前农地制度的历史渊源,探讨我国在当前农地制度立法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缺陷,分析评判有关解决当前农地制度问题的思潮,最终提出解决我国当前农地制度问题的个人建议。笔者建议,要构建适合农业经济发展规律的农地制度,同时要加强对农地制度的立法规范和保护。在农地制度的所有权方面,要建立清晰明确的农地所有权制度,特别是要构建明确单一的农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在农地使用权方面,要构建清晰明确的农地使用权制度,特别要加强对农地使用权的制度保护和立法保护。总之,研究当前农地制度的问题,对当前农地制度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对解决“农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甚至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