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日益多元,资源日益丰富,这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同时也为他们的身心成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生命教育意识相对薄弱,导致了部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存在不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自杀、伤害等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对我们韵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开展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86年提出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关心学生个体生命的教育,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哲学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阶段学校生命教育的开展,以扬州市JW的生命教育开展现状为主要调查对象,首先对初中生命教育的内涵做了一个科学的界定,包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以及尊重生命:其次,构建了生命教育主要内容的框架,以生命意识教育和死亡教育为主;而且介绍了一些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对生命教育的观点;再次,简要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生命教育的概况,并且对其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第四,文章将重点放在对初中生命教育现状的调查上,章节中分别对学生、教师及学校本身的在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如对学生生命观的调查、教师的生活满意度调查以及学校生命教育实践基地的调查等等。调查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访谈及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以三线表和不同的图表来展示调查结果。相对来说,我国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发展迅速,无论是课程理论还是实践体验、专题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我国主要以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实践为代表。文章的最后主要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针对调查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如培养专业的教师、实施家校联合、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以及借鉴发达国家及港台地区先进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