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地枯落物结皮的形成及生态效应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科学家和决策者们极为关注的问题。毛乌素沙地是受风水侵蚀影响的代表性地区,土壤和植被的退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沙地枯落物结皮在沙地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地枯落物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不同发育年限的沙地枯落物结皮对地表微生境、新生幼苗建成、土壤性状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作用特征,揭示沙地枯落物结皮的生态效应,旨在为沙地荒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一个新思路。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沙地枯落物结皮的形成显著改善了沙地地表微生境,促进了幼苗的建成。相比于裸沙地,枯落物结皮在0-5 cm沙地表层的土壤湿度平均增加17.0%,土壤温度平均降低16.6%,由此可见,沙地枯落物结皮具有很好的保水和降温效果;同时沙地枯落物结皮亦显著改善沙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储水量平均提高53.3%,土壤总孔隙度平均提高16.3%,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 cm的土层平均增加77.5%,在5-10 cm土层平均增加80.8%。沙地枯落物结皮为幼苗建成提供有利的微生境,因而沙地枯落物结皮表面幼苗的平均丰富度、盖度和植株高度分别约为裸沙地的3.5倍、3倍和2.5倍;且比生物结皮,分别提高了41.7%、46.5%和28.2%。(2)沙地枯落物结皮显著改善了沙地表层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成为沙质土壤向壤质土壤发育的驱动力。结果表明,随着沙地枯落物结皮年限的增加,沙地表层土壤大粒级团聚体含量增加,粉粒和粘粒的含量增加,砂粒的含量显著减少。同时,沙地枯落物结皮通过提高沙地表层土壤总孔隙度、改变沙地表层土壤结构以达到保水的功效。沙地枯落物结皮经过分解作用,使沙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并向土壤中输入大量营养元素。在0-5 cm土层中,5年和3年枯落物结皮沙地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比裸沙地高约94%和71%;沙地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在5年枯落物结皮中最丰富,其次是3年枯落物结皮、1年枯落物结皮、生物结皮和裸沙地。随着沙地枯落物结皮的发育,它们对沙地表层土壤性质的积极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3)沙地枯落物结皮显著丰富了沙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裸沙地相比,枯落物结皮沙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提高;且随着沙地枯落物结皮年限的增加,菌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逐渐增高,于5年枯落物结皮中达到最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指数与沙地表层土壤速效钾、速效钾、全氮含量、土壤孔隙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沙地表层土壤容重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沙地表层土壤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之间具有显著的关联性。沙地枯落物结皮是水蚀风蚀交错带一种典型的结皮类型,与裸沙地和生物结皮相比,沙地枯落物结皮的形成显著改善了沙地表层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了沙地表层土壤的保水调温能力,丰富了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成为推动沙质土壤向壤质土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沙地枯落物结皮对水蚀风蚀交错带沙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但相对较少见的肿瘤,在所有的
勃起功能障碍(E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自1998年西地那非用于临床治疗ED以来,ED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西地那非以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成为首选治疗药物。近年来新的磷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所依据的合并财务报表基本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
文章分析了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观念,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辅助高等数学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
<正> 吸血虫病进入晚期,由于肝硬变引起門脈高压的不良后果,每多发生腹水症候。历年来,各地运用中藥治疗而获得良好效果之报道很多。但如何正确掌握使用,推广治疗,在这方面的
目的检测microRNA-224(miR-224)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浆及癌组织的表达量并探讨其在HCC患者癌组织与血浆中表达的相关性及用于HCC诊断和预后评估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进行,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近10年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55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化疗是Ⅲ-Ⅳ期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临床疗效不理想,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情况,分析中医药治
目的探讨RGD-Gd荧光纳米探针在体外人直肠癌细胞结合后MRI显像的价值及其抗肿瘤治疗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利用纳米技术偶联量子点(quantum dots,缩写为QDs)标记的RGD短肽及G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