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当前我国正在推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进程中,就近城镇化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在众多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缺乏对农民就近城镇化意愿的研究。政府部门为推进就近城镇化进程而制定的各种政策往往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在微观层面上对农民就近城镇化的意愿关注过少,对影响农民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因素缺乏了解,难免存在以偏概全的情况。农民作为城镇化过程的主体,其城镇化意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城镇化迁移行为。因此,只有把握了作为城镇化主体农民的意愿,才能更好地理解就近城镇化的内涵和发展规律。 本文以蒙城县地区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农民就近城镇化意愿进行调查,根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所得的一手数据进行总体趋势、不同个体特征、不同家庭特征和不同所在社区意愿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对农民选择愿意就近城镇化和不愿意就近城镇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当前蒙城县地区农民总体就近城镇化意愿并不高,由于近年来蒙城县加大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通过搬迁进城来提高生活质量不再是农民唯一的选择,所以当地农民就近城镇化意愿不高。农民的就近城镇化意愿随着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所在社区特征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差异。从个体特征上看,女性的就近城镇化意愿高于男性;随着农民的年龄不断增大,其向城镇搬迁的意愿也就越弱,年轻的农民就近城镇化意愿较强,20周岁及以下年龄的农民就近城镇化意愿最强;就近城镇化意愿因文化程度不同而显现出较大差异,不同教育程度的农民意愿呈倒“U”型分布。从家庭特征方面看,随着家庭人口规模的扩大,农民的就近城镇化意愿会随之降低。伴随家庭人口规模的增大,家庭总的生活成本花费也就越高,越不愿意搬迁到城镇;家庭年收入与农民就近城镇化意愿呈“V”型分布。从所在社区特征上看,对目前居住状况感到不满意农民的就近城镇化意愿明显高于对居住状况满意的农民,即当农民对其现在居住状况感到不满意时,便会产生相应的搬迁意愿;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比居住在小集镇的农民城镇化意愿更强。在涉及农民愿意就近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多选题中,农民愿意就近城镇化最重要的原因是找个更有利于孩子受教育的地方,其次就是找个更好的住处,再次就是找个更好的工作;农民不愿意就近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是不想离开家乡,乡土情结成为农民不愿意搬迁城镇的最大阻碍因素,紧接着第二大因素是舍不得家乡的土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