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是互联网与政务体系的深度融合,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落实,促进数据的联通和共享,真正实现利企便民政务。战略提出后,全国各省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不断深化电子政务服务工作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涌现不少“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模式,且已取得了不少可人进展,为百姓带来了实际的便利,使政务服务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由此可见,“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大有可为的新兴治理领域,对推动政府治理变革、促进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在查阅大量资料,收集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当前全国八个省市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践,将其按照发展完善程度划分为探索起步初级阶段、发展融合中级阶段以及智能协同高级阶段。并结合与“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渊源最为接近的网络化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构建适宜当前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网络化治理研究框架和分析脉络。首先对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发展进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将网络化治理的定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证,结合网络化治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当前适用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网络化治理结构的研究框架,将“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模式整合为多元主体、网络结构、信任合作、协同共治的形式,对我国目前开展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概括,并在现有研究视角和层次的基础上为当前推进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优化路径。本文以独特性的视角,以网络化治理结构为全文切入点,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选取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对我国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并最终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构建政府、企业、组织、个人共同参与的新格局,搭建交互联通网络结构,确保主体间顺畅无阻的协商交流,通过进一步开放数据促进彼此间的信任合作,并最终形成全民协同治理的网络化新格局,为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