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山地米轨钢枕有砟轨道稳定性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旅游米轨铁路多建于复杂艰险山区地段,尤其近期四川省规划的山地轨道交通线路更是多位于西部,属于地震带。有砟轨道在地震的激励下会产生道砟松散现象,尤其处在大坡道地段受力更为复杂。此外,现有的研究在数值模拟和仿真模型方面已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在试验方面还缺少完整系统的轨道大比例试验,难以精确模拟在地震作用下有砟轨道道床的震动响应。本文以西部某在建旅游米轨铁路项目为工程背景,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基础上,根据我国米轨铁路的特点并结合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米轨铁路有砟轨道道床稳定性以及震后无缝线路稳定性问题。具体地,本文研究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西南交通大学单向水平位移地震激励的振动台,以米轨铁路有砟轨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振动台全尺寸模型试验,分析米轨有砟道床横向阻力变化情况以及震时轨枕加速度时程分析等,并以此作为指标判断米轨铁路有砟道床在地震荷载下的稳定性,系统评价米轨轨道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服役性能。(2)利用离散元法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米轨有砟道床阻力进行分析,首先利用离散元软件建立米轨钢枕道床模型,验证模型可靠性以及地震加速度输入的可靠性;然后分析在不同地震波持续时间、不同地震输入方向(垂向、横向、组合向)对米轨钢枕道床阻力的影响、在不同地震烈度下对米轨钢枕道床阻力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地震荷载对米轨钢枕道床阻力的影响。(3)在地震荷载对有砟道床阻力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进一步开展对震后米轨铁路无缝线路横向稳定性研究,分析了地震烈度、曲线半径以及大坡道情况下米轨无缝线路横向稳定性,得出不同烈度、不同半径下的最大温升幅度。
其他文献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堤型路基与涵洞之间刚度存在数量级差异。在涵洞数量众多的高速铁路路基地段,当列车荷载经过路涵连接处时,较“软”的路基和较“硬”的涵洞之间存在的刚度不平顺将引起车辆-轨道-路基耦合系统产生较大动力作用。同时,这一动力作用循环往复,又将加剧路涵连接处路基面的差异性沉降,导致路基面产生明显的不均匀变形,最终映射到钢轨形成轨道几何不平顺。随着动力作用引起的几何不平顺不断加大,将反作用于车辆
近年来,随着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迅猛发展,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形成了大量的边坡,边坡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中,不考虑或者简化支护结构对坡体局部稳定性计算的影响,事实上支护结构对边坡局部稳定性影响较大,如果忽略支护结构对坡体局部的影响,则结果会存在较大偏差,容易导致设计不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兴泉铁路路堑高边坡工点,根据室内试验、理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斜拉桥在世界范围内的建设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同时,为了提高斜拉桥的跨越能力以及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桥梁工程师们在不断提高斜拉桥的跨径,同时也在将斜拉桥设计成多塔的形式。斜拉桥跨径增大后势必会使得结构刚度和阻尼下降,对风的敏感性增加,在紊流风作用下就不可避免的发生抖振。现代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悬臂拼装法,随着拼装悬臂长度的增加,结构变得越来越柔,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
近年来政策保险业务发展迅速,2019年保费收入达1500亿元,已经成为保险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社会保障层次、创新支农惠农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新"国十条"),确立起保险业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构筑民生保障、完善灾害补偿、
期刊
无砟轨道作为高速铁路的下部行车基础,在新旧混凝土层间粘结薄弱和后期运营环境长时间共同作用下,必然会导致层间粘结遭到破坏,进而影响轨道的正常运营。本文借助于国外某大跨度钢桥混凝土桥面铺设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工程实际案例,根据桥梁及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桥梁-轨道实体模型,结合室内足尺模型试验,研究无砟轨道层间连接的受力特性,并优化层间连接的设计方案,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
盾构隧道施工期间管片衬砌上浮对隧道后期的运营维护非常不利,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这里以广州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该工程在不同注浆压力作用下浆液在盾尾间隙与地层裂隙中的填充扩散规律;综合考虑浆液多种时效参数,分析管环上浮量以及地层与管片的受力状态,最后基于优化的地层抗力系数以及管片横向刚度有效率,建立管片在上浮荷载下的精细化三维荷载-结构模型,并进一步讨
成都地区的工程实践表明,建于成都黏土中的基坑易发生事故。为研究成都黏土基坑的作用机理,确定影响基坑受力变形的主要因素,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对24个成都黏土基坑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基坑事故多发生在连续降雨天气之后,水是基坑事故多发的诱因。(2)对取自两个基坑的黄褐色黏土、红褐色黏土和灰白色黏土进行了61组三轴试验,研究了成都黏土在天然状态时和饱和状态时的抗剪强度指标,结果表
近年来,西南红层地区修建的部分高速铁路在运营期间出现了路基持续上拱变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线路的正常运行。现有研究主要将红层路基上拱的原因归结于围岩的吸水膨胀以及填料的水化反应,而从流变角度分析上拱变形原因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此,本文以西南某在建高速铁路全挖路堑段为背景,从红层软岩的流变特性角度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路基上拱原因及变形规律。并针对该工程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路基结构,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动进行合理的预测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关键,而地震动随机合成是预测未来地震地面震动水平的一种简单工具,相比于基于物理的确定性方法,其耗时更短。本文基于调制过滤白噪声模型和NGA-West2强震记录,开展了在特定条件下合成人工地震动时程的研究,合成的人工地震动时程抓住了真实地震动的主要特征,可以为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提供帮助。此外,研究还开展了在地震动随机合成时统计数据量的敏感性分析
就肛周脓肿的临床诊疗现状,简析中医药外治法的研究进展。根据目前已知文献统计,常用的外治疗法主要有,中药外敷、熏洗坐浴、中药灌肠及术后换药等,临床上普遍开展,在促进创面水肿消散、肉芽生长、缓解疼痛等方面效果显著。现就近年来临床常用中医药外治疗法做一综述,以期对肛周脓肿的临床外治疗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