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保存的短短芽孢杆菌ch2-22、解淀粉芽孢杆菌D1和枯草芽孢杆菌BSD-2三株菌有较宽的抑菌谱,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植物有一定促生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为将其制成兼具药肥作用的土壤微生物菌剂,本文从芽孢杆菌的最佳促生浓度、联合应用效果、促生效果以及在土壤中的定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研究了三株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最佳促生浓度和联合应用效果,将发酵液进行梯度稀释,三株菌联合应用的比例为1∶1∶1,通过压板试验,测定各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对黄瓜幼苗芽长、根长、须根数以及干重的影响。结果得到ch2-22菌株的最佳促生浓度为发酵液50倍稀释;D1和BSD-2的最佳促生浓度均为发酵液200倍稀释;三株菌联合应用的促生效果优于单一菌株和两两联合应用的促生效果,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2.利用压板试验得到的三株菌发酵液的最佳促生浓度,对其进行初步应用。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通过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确定芽孢杆菌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三株菌对黄瓜均有显著性的促生作用。相比其余两株菌,ch2-22菌株发酵液的促生作用最好,茎粗是D1处理组的1.22倍,根、茎和叶的干重分别是BSD-2处理组的1.52、1.86和1.43倍。其中BSD-2菌株主要促使植株叶片数增多,叶片增大。D1菌株在促进植株伸长和花朵数增多方面起重要作用。3.采用改进的电击转化的方法将含有GFP基因的pGFP4412质粒导入短短芽孢杆菌ch2-22、解淀粉芽孢杆菌D1和枯草芽孢杆菌BSD-2菌株中,并测定了转化后枯草芽孢杆菌BSD-2的生长曲线、质粒遗传稳定性和其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株菌都标记成功,菌体发绿色荧光。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标记菌株的生长趋势与原始菌株基本一致。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连续培养56 h,菌株BSD-2-GFP的遗传稳定性为86%。标记菌株和野生型对灰霉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两者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差异。4.用BSD-2的标记菌株对黄瓜植株进行灌根处理,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定殖情况。结果发现,标记菌株处理1 d时即可在黄瓜根部发现,在处理11 d时可以看到大量绿色菌体定殖根部,处理13 d时在茎部有大量绿色菌体,15 d时叶柄部有大量聚集,在主叶脉和次叶脉中能观测到大量菌体时是在灌根处理后的19 d。在第50 d时仍能在黄瓜叶脉中观测到绿色菌体。表明标记菌株能够很好的在植株根部定殖,同时可以随着植株体内水分和养料运输而迁移到茎杆和叶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