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基于五运六气理论,通过对吉林省临江地区2000年至2011年12年间八个重要节气点下六种气象因素与五脏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研究,探讨不同气候条件下五脏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进而探讨不同气象因素下五脏病发病的预防措施,为丰富和完善临江地区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学资料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采取抽样调查法、现场数据采集2000年至2011年吉林省临江市医院所有病例中符合抽样调查条件的病例共计4282例(其中心系疾病762例、肺系疾病512例、肝系疾病632例、脾系疾病1375例、肾系疾病1001例)。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一般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同时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1.由对临江市12年间五脏病发病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年间五脏病发病在八个重要节气点都具有显著意义。2.八节气点中,(1)心病发病率最高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四节气点,与之相对应气象特点是气温过高或过低,湿度较大;(2)肝病除立秋外,其他节点发病都相对较低,说明肝病在常温、常湿环境下也易发病,受各气象要素的综合影响;(3)脾病在全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仅在相对湿度较大时稍有波动,说明脾病发病与相对湿度存在一定关系;(4)肺病的发病在春分前后与秋分前后都较高,而春分前后的气候特点为低温高湿,秋分前后气候特点为高温低湿,所以肺病的发病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5)肾病发病率在全年显示出普遍较低的特点,在其他疾病发病较多的“二分二至”节气也没有较为明显的波动,这说明肾病的发病率受气象因素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3.从12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及五脏病发病调查分析结果来看,其结果与五运六气理论的推测结果基本相符。结论:1.临江地区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气候条件来讲,都符合五运六气的应用范围,因此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研究临江地区的气候环境和疾病发病情况都是科学合理的。2.临江地区五脏病发病情况呈不均匀分布,其发病最高的疾病为脾系疾病,其余依次为肾系疾病、心系疾病、肝系疾病及肺系疾病。究其原因,除与五运六气因素及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外,还应考虑到当地的饮食及生活生产习惯等条件因素,对临江地区五脏病发病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3.本研究根据“四立”“二分二至”八个特殊节气点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重视特殊节气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特殊节气对疾病发病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4.研究结果表明在临江地区,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此三种气象要素对五脏病发病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当气象预报此三种气象要素出现明显变化时应注意预防相应五脏病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