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醇(metllanol,CH<,3>OH)是一种有毒的挥发性液体,略有乙醇味,正常酒和饮料中含有微量。作为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甲醇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产品,与我国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由于相关法规尚未健全,在我国因误服假酒而致急性甲醇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随着甲醇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意外中毒的可能性也不断增高。甲醇中毒致死、致残率和失明率相当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视觉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国内的报道局限于对临床病例的讨论,由于缺乏相关的实验研究,其确切的毒理及转归机制未能得到深入探讨;治疗方面,临床上多采用激素、神经营养、改善循环等综合疗法,但缺乏特异、高效的针对性药物和救治措施,因此有必要对甲醇中毒致视功能损害作更深入研究。本研究首先建立急性甲醇中毒的动物模型,以形态学和功能学系列指标评价模型,并从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表达的角度探讨视觉系统损害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部分急性甲醇中毒大鼠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眼部改变及模型评价指标,为进一步研究急性甲醇中毒致视功能损害的发病机理建立基础。
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A(低剂量甲醇组)、B(高剂量甲醇组)、C(生理盐水对照组)、D(空气对照组)四组,每组8只。A、B组吸入N<,2>O/O<,2>混合气及不同剂量甲醇灌胃,C组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生理盐水灌胃,D组置于正常空气中并按B组剂量给予甲醇灌胃,借鉴人类甲醇中毒的诊断标准制订该模型的评价指标,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及眼部改变、静脉血甲醇浓度、视网膜电图和视网膜组织学改变。
结果: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甲醇灌胃后的大鼠出现典型的急性甲醇中毒症状,表现为反应迟钝、运动失调、体重减轻;视盘水肿,眼底动脉迂曲变细,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网膜电图在第36 h开始出现异常,表现为a、b波振幅降低;至第60 h,A组a波振幅(87.41±13.46)μV、b波振幅(186.66±37.84)μv,B组a波振幅(53.34.±19.44)μV、b波振幅(131.52±38.98)μ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光镜下视网膜各层细胞水肿、排列紊乱及空泡化;电镜下光感受器膜盘排列紊乱,细胞凋亡,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B组动物上述异常改变尤其明显。C、D对照组动物各项检测指标均正常。
结论: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甲醇灌胃可成功建立急性甲醇中毒的大鼠模型,中毒表现与人类十分接近,出现典型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异常改变,是一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第二部分内皮素-1 在急性甲醇中毒致视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观察内皮素-1(ET-1)在急性甲醇中毒大鼠视网膜的时空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视功能损害中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
方法:对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甲醇灌胃大鼠和对照组大鼠取不同时间点作视网膜振荡电位检查,计算各个子波振幅的总和∑O作比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甲醇中毒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视网膜ET-1的表达情况作定性及定量分析,对∑O与ET-1之间的变化关系作相关分析。
结果:高剂量甲醇灌胃组动物视网膜振荡电位∑O早在第12h即出现改变,第36 h低剂量组动物也开始出现∑O异常。∑O随着甲醇灌胃次数及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尤其显著。停止甲醇灌胃回到正常饲养环境后,∑O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未能恢复至实验前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灌胃前各组大鼠视网膜未见ET-1阳性表达,自第12 h起,ET-1在中毒动物视网膜表达迅速增加,较广泛地分布于光感受器、内外丛状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第60 h后,ET-1表达开始减弱,且在回到正常环境48 h后迅速下降,但视网膜各层结构的损害持续存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中毒动物视网膜ET-1表达在第12 h开始迅速增加,至第36 h达到高峰,低剂量组为(6.626±2.421)pmol/ml,高剂量组为(10.831±1.706)pmol/m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此后迅速降低,停止灌胃后ET-1回落至较低水平,高剂量组为(2.297±0.664)pmol/ml,低剂量组为(1.104±0.281)pmol/ml,后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T-1表达与Ops∑O的变化呈负相关(r=0.8302,P<0.0001)。
结论:急性甲醇中毒大鼠视网膜血液循环异常可能与内皮素-1表达异常增高有关,内皮素-1主要在中毒的早期发挥作用,加重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状态,是急性甲醇中毒致视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