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众多美术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达到发展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和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然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长期受评价制度的钳制,其育人价值仍面临一些问题,折射出内容组织偏离核心素养目标等现象。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正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大主题教育之一,为校本课程开发迎来了新契机。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编制满足学生发展艺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众多美术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达到发展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和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然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长期受评价制度的钳制,其育人价值仍面临一些问题,折射出内容组织偏离核心素养目标等现象。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正式步入核心素养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大主题教育之一,为校本课程开发迎来了新契机。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编制满足学生发展艺术素养的校本课程内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故本文以笔者家乡的“线装书工艺”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案例,同时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以期推动校本课程开发在核心素养引领下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以课程开发理论中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为理论基础,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核心结构为“提出开发问题-分析开发资源和情境-设计开发路径-实践、评价和反思开发成果”。其中,在第一章提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有待进一步落实艺术核心素养等问题;第二章阐述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三、四章分析课程资源和学校情境并提出开发对策;第五章设计并组织课程开发的目标与方案等要素;第六章对开发成果进行实践、评价和反思。最后得出结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在守正创新的工艺传承中能进一步贯彻落实艺术核心素养并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实习学校“杜生小学”的实际校情,在广泛收集课程管理者、学校师生和传承人的意见中不断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究,以持续优化和完善校本课程编制。课程开发在融合学校“书香文化”与本地资源“线装书工艺”的基础上校本转化了国家美术课程,弥补了学生的本土化需求并减轻了师生的教学负担。课程实践基于“守正创新”的理念满足了学生发展艺术核心素养的需求,调动了师生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意愿,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注入了鲜活力量,对落实“双减”和凸显办学特色提供了实际意义,并为后续学者进一步探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如何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历史教科书是一个国家对其民众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自身国家形象建构及以“自我”视觉叙写他国历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McGraw-Hill版)中涉及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容,是我们了解美国“自我”视角下叙写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本文通过对该教科书所涉古代中国内容的译介和分析,管窥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于古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与塑造,有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其在认识中国古代
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促使问题解决能力成为衡量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现阶段问题解决能力在学科教学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数学、物理等学科,在信息科技学科中的研究相对较少,具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新一代编程语言中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与传统代码编程语言相比,在算法理解和操作方式上存在优势。图形化编程软件具有多元化功能和简洁的编写环境,运用可视化的积木式程序语言学习编程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相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并渗透在各行各业,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简称CT)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我国在相关政策上也强调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本研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开展三轮行动研究,应用Mind+编程教学语言,选取了某小学一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行动研究教学过程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低标号沥青是实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重要途径之一。文中基于对低标号沥青黏温特性与抗老化性能的研究确定了低标号沥青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中的沥青加热温度、石料加热温度及出料温度。结果表明,20号与30号沥青135℃旋转黏度分别处于2.0 Pa·s与1.0 Pa·s水平;低标号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总体上优于常用的70号沥青;通过黏-温曲线确定的低标号沥青施工温度基本合理,20号沥青的加热温度宜控制在175~1
以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PCD)、聚1,3-丙二醇(PO3G)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1,3-丙二醇(1,3-PG)、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EDA)为硬段制备出系列生物基水性聚氨酯(WPU)。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谱图对WPU进行了结构表征,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显示,随着PO3G含量的提高,W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17.4℃下降至-33.8℃。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课堂学习环境逐渐从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向具有丰富技术支持的智慧教室环境转变。智慧教室强调的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标。本研究主要以智慧教室环境下优秀课例为研究对象,以传统多媒体教室环境为对照,对师生技术行为的覆盖率百分比及技术行为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得出智慧教室环境下优秀课例中师生技术应用行为特点,为有效使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不断进步,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混合学习模式正在稳步成为未来学习新常态。在疫情特殊环境下,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课程飞速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混合学习模式也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数据是海量教育数据中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挖掘和分析能够有效地了解学生,优化学习行为,提升学习效果。本研究以线上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为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日益科技化的社会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各个研究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性日益增加,计算机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发展与计算思维密不可分,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建设科技强国之使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如今已成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本研究首先经过收集、分析、梳理相关文献,厘清目前计算思维
深层学习作为当前提升高校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能够满足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层学习,而在线同伴互评作为一种教学评价模式,它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并在评价过程中通过高阶思维活动,完成知识构建与深入理解,实现由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过渡。因此,在同伴互评过程中如何优化互评模式以及通过新技术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层学习是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相
问题解决能力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也是教育领域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出台,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而出。在信息科技或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与发展计算思维存在一定联系,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程序设计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学科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其略显枯燥且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给教师在教学方面带来一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