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股骨和胫骨假体旋转错误是全膝关节(TKA)置换术后髌前疼痛,活动受限,假体磨损的主要原因。穿髁线(TEA)已被广泛接受为股骨假体的旋转标志。但胫骨假体的旋转轴仍存在争议。当前确定胫骨假体旋转方向的常用方法包括:平台后髁连线(the tibial posterior condylar line,PC line),胫骨结节内侧1/3线(1/3 line),后交叉韧带中点至髌韧带止点内侧缘的Akagi线(Akagi’s line);髁间棘中点至胫骨结节内侧缘内侧1mm连线(Midsulcus line)。但以上这些方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MRI研究表明前后交叉韧带股骨髁处起点与穿髁线联系紧密;且体外解剖学证实切断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将引起胫骨的内外旋改变。这些都提示我们前后交叉韧带对制约胫骨旋转方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若不然,ACL和PCL必将引起髁间窝撞击,且在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中将不符合等长机制。目的:分析健康正常中国人前后交叉韧带止点中点连线(APCL线)与TEA之间的关系,并与其他胫骨旋转定位轴线进行比较。方法:本研究对象为17名男性和15名女性健康志愿者,均排除既往膝关节疾病病史。行左膝关节CT和MRI扫描,并分别重建3D模型。在MRI构建的3D模型上,重建并标记前后交叉韧带止点和内外侧副韧带起点。运用最近点迭代法来重合CT和MRI的3D模型。据此,所有标记点在CT构建的3D模型上记录。APCL、PC线、1/3线、Akagi线、Midsulcus线分别和TEA进行配对比较。其中TEA又分为临床穿髁线(CTEA)和解剖穿髁线(STEA)。结果:CTEA与APCL线,Akagi线,Midsulcus线,1/3线和PC线之间的平均夹角分别为90.25o±2.87o,95.02o±2.97o,93.96o±3.93o,102.38o±2.70o,和87.13o±3.04o。APCL-CTEA的夹角与其它标志线与CTEA夹角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STEA与APCL线,Akagi线,Midsulcus线,1/3线和PC线之间的平均夹角分别为94.79o±3.09o,99.43o±3.12o,98.45o±3.98o,106.88o±2.85o,91.63o±3.22o。PC-STEA的夹角与其它标志线与CTEA夹角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其他旋转标志线,APCL线最接近垂直于CTEA。APCL线的确定对于胫骨中立垂直截骨和胫骨假体准确放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