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生初中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在近几年显现了新的趋势,对地理核心素养考查的试题渐渐增多,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观,对有着新特点的合肥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经验总结法,结合人地协调观的内涵、构成,以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多元智能和地理课程标准为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分析数据后,发现了地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问题;随后对2012-2018年合肥市初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中考查人地协调观的试题进行整理,然后从考查分值、考点内容、具体素养考查、试题材料等层面对试题比较和分析,得出合肥市初中地理学测中考查人地协调观试题的特点与不足;最后对以上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试题命制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受目前应试教育、评价机制等的影响,学校对地理的重视度不够,教师以传统知识讲授为主,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评价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能力较低,人地协调观素养水平整体不高。而2012-2018年合肥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中体现人地协调观的试题所占分值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可见初中地理学测对人地协调观的重视程度,且其试题设计紧扣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试题情境是简单生活情境和复杂情境并存、认识人地相互影响与评价人地相互影响并存、地理图像运用多元化且注重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考查,但也出现了考点内容分配不均衡、对科学人口观的考查缺乏、对践行人地协调观的考查比重低等问题。本文根据初中地理课标的要求和人地协调观的内涵,结合调查访谈和试题分析的特点与问题,提出教学和试题命制建议:(1)教学建议:学校应重视地理学科,完善教学教研评价机制;教师也应提升自身教学教研水平,构建知识体系、运用案例教学、积极创设情境、完善评价方式、深化实践,促进学生“认识-领悟—理解—内化—践行”人地协调观;(2)试题命制建议:以“人对地的影响”立意、以“科学人口观”为主线、以评价和践行人地协调观为目标。本文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教学与试题命制建议方面存在—定不足,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的英国当代艺术可谓色彩斑斓,诸多青年艺术家打破了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古典主义的画风,转向现代主义绘画,这其中就有Christopher Wood,他的作品被各个画廊和美术馆收藏
为揭示平潭综合实验区自成立至今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以期为实验区后续开发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利用RS和GIS技术,基于2016年SPOT-7遥感影像,对福建省平潭综
2015年4月28日和7月12日在养虾密集区九龙江南溪下游河段设置的12个站点进行了水样采集,利用荧光显微方法,对12个站点的微微型浮游植物,异养细菌以及该河段的COD进行了研究和
Mg2+是植物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二价阳离子,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矿物质素。植物体内存在一类Mg2+转运体,能够应答镁胁迫,在植物细胞中调控Mg2+的吸收和转运以
为了筛选适宜四川地区水稻旱直播田有效除草剂,本试验选用了噁唑酰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氟吡磺隆、双唑草腈、苄嘧磺隆、丁草胺和丁·苄复配剂进行防除杂草的筛选试验,通过调
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是由0’Reilly等于1997年从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株(EOMA)的培养基中纯化获得的分子量为20KD的一种蛋白质。经证实其为胶原18C末端的一个内源性片段
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国家内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工业日渐衰败造成大量的采石场关闭停工,采石废弃地相继出现。废弃地的存在不仅浪费了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采石废弃地的生态恢复,重塑采石场绿色空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不同的学科专家在几十年的探索中,总结出了相对完善的废弃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安徽省及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把握其发展态势及发展路径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统计软件和统计方法的迅猛发展,统计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成为各研
老鹳草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GeraniumtsingtauenseYabe.的地上部分,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祛风胜湿、通经活络、解毒止痢之功效。我国品种繁多,资源丰富,以该属的多
<正>对那些时时处于某种政治-文化焦虑的作者和读者来说,最具逼迫性的问题也许只有两个——未来世界的形式如何?主体为谁?所谓"未来世界的形式",其根本在于人与物、人与人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