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KTN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模拟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众多科研者的关注。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手段,基于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对聚酰亚胺/KTN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钾空位对KTN电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分析不同掺杂比例、尺寸和形状的KTN粒子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首先构建KTN及空位模型,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其电子结构和性质的变化。随后构建聚酰亚胺/KTN复合模型,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聚酰亚胺与纳米KTN粒子表面的相互作用能,研究不同掺杂比例和不同形状的纳米KTN对表面相互作用能和表面键能的影响,探究聚酰亚胺与纳米KTN分子间的键合形式。最后利用多尺度建模方法构建聚酰亚胺/KTN复合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粒径纳米KTN粒子对聚酰亚胺机械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界面键能和颗粒表面原子数目来研究小尺寸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KTN晶体中,由于钾空位的出现,Ta原子位移大于Nb的原子位移,Nb原子和O原子之间的键能作用更强。KTN粒表面原子的键能在2.058-12.988kcal/mol之间,纳米颗粒与基体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在一起。相同填充比例下,球体团簇KTN颗粒与聚酰亚胺界面的表面键能明显大于立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团簇。聚酰亚胺基体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2.914GPa和0.370,掺杂KTN的聚酰亚胺复合物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3.169GPa和0.353,说明掺杂KTN可以使聚酰亚胺机械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此外,由于小尺寸颗粒单位表面积原子数目大,与基体作用更强,掺杂小尺寸KTN纳米颗粒可以显著提高聚酰亚胺的机械性能。
其他文献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不仅需要可靠的安全措施,各类警示牌的提醒、警示作用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工作中可能造成的误碰、误登的危险区域所造成的伤害。本文就目前变电检修工作现场警
通过对软木特性的论述及实验对比,充分说明了软木地板的广阔应用前景.
八年前,刘宁(化名)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个工作都觉得不理想,就放弃了,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刘宁称“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