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的安全形势在冷战结束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以军事和政治等为主导的传统安全对国家的威胁开始减弱,非传统安全因素则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世界范围内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生态环境问题、金融危机等。如何治理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是摆在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面前的迫切而重要的议题,由于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的特征,其解决往往需要国际社会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来共同应对。中国与东盟也像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面临着非传统安全的严峻挑战,由于中国和东盟在非传统安全上面临着较为相同的问题,同时地理位置临近,在治理非传统安全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中国和东盟开展了非传统安全合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必要性和现状,探求合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这些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一些推进双方合作的建议,设想了一些促使中国与东盟合作深入开展的路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写作本文的意义和目的。第二部分对非传统安全的理论渊源和内容进行了梳理。非传统安全的内容较为广泛,归纳起来,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为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文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跨国性、潜在性和突发性、多元性以及相互关联性等特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这些特性,使得各国在应对这些问题时,需要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第三部分探讨了双方进行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必要性。中国和东盟所面临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双边具有共同利益,解决问题需要合作。由于双方都迫切需要发展经济,维护政治社会稳定,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因此,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是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在。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现状,同时提出了双边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主要原因。首先,当前双方的合作领域还不够全面,主要合作领域集中在经济金融、反恐和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其他领域的合作还有所欠缺;其次,东盟一些国家对中国国力的增强有所顾忌,中国和东盟之间还存在着一些敏感问题和矛盾,某些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还不能很顺利展开;第三,合作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合作组织较为松散,效率不高。如要深化进一步的合作,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五部分对中国与东盟深化非传统安全合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并设想了一些具体的实践路径。中国和东盟在巩固现有合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在当前友好合作的情况下,加深了解,夯实互信,构建认同,建立一个稳定的良好的双边关系,构建地区认同观念,树立和践行新安全观,妥善处理双方关系中的敏感问题。在具体的合作路径上,还需要构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法律框架,创立各层次的合作机制和机构等。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颇有成效,目前所需要的是进一步推动合作的深入和细化,共同努力建立起更加行之有效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原则和方式,建立起一套操作性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实现互信互利,共同发展。中国和东盟在多年的合作中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互信,双方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必将为本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