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协定争议的仲裁解决方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由适用和解释国际税收协定而引起的国际税收协定争议也逐渐增加。此类争议不但可能会引起国际双重征税,而且还会阻碍国际经济的自由发展。 目前,相互协商程序是解决国际税收协定争议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但是由于该程序存在一些缺陷,不能保证解决所有的税收协定争议。因此,一些学者和国际组织建议利用仲裁解决国际税收协定争议:在相互协商程序失败的情况下,启动仲裁程序。由于仲裁程序本身是一个公正的、可预见的、透明的争议解决方法。而且,仲裁还可以无偏见地保障纳税人的合法税收权益。所以,如果相互协商程序失败,仲裁能够保证公平合理地解决国际税收协定争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这部分简单回顾了国际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方法的发展过程。此外,还界定了国际税收协定争议仲裁的概念。 第二部分为“解决国际税收协定争议的传统方法”。这部分首先概述了国际税收协定争议的概念、种类和特点;然后论述了解决国际税收协定争议的基本原则和传统方法。 第三部分为“利用仲裁来解决国际税收协定争议”。在这部分里,作者主要介绍了国际税收协定争议仲裁出现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第四部分为“国际税收协定争议仲裁的发展”。这一部分简介了现行的国际税收协定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并对国际税收协定争议仲裁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五部分为“结语”。作者认为相互协商程序和仲裁程序共同构建了一个国际税收协定争议解决机制。如果争端当事国利用相互协商程序在一定的期限内不能达成协议,就必须立即启动仲裁程序。
其他文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以来,私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在市场经济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各项指标均显示,它将成为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私有企业的法律地位不断加强,20
本文以强化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实现良法之治为着眼点,在对我国相关基本法学理论检讨和对法治现实中的困惑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明确公法与私法相区分的原则,厘清行政法与民
合理使用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著作权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平衡社会公众与权利人之
商标平行进口在国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我国却刚刚出现,并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然而,面对这一现象,我国现行法律缺乏有效的规制,司法实践不仅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规则,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