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的时代转机为农民走出乡村从事非农产业工作并进而实现自主创业带来契机。新创企业的成长不仅需要有充足的资源作基础,还需要有较强的企业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作保障,资源和能力的失衡会阻碍新创企业的成长。但是,对我国农民工创业群体来说,由于自身存在的弱质性,在进城务工实现就业方式转换的过程中,难以实现资源累积和能力提升的同步,这直接关系到农民工新创企业的成长。农民工新创企业的成长性不足,降低了创业增收和带动就业的效果,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实现企业的成长是农民工创业者迫切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企业成长理论、创业网络理论为支撑,在总结农民工创业理论的基础上,以农民工创业资源获取和能力构建分离特征为切入点,构建了资源和能力二维矩阵分析模型,阐述了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基础,新创企业总是在资源与能力“均衡、失衡、再均衡”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成长。对农民工创业而言,新创企业的资源累积和能力提升难以同步,嵌入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以获取资源或者累积能力,是农民工新创企业实现资源与能力均衡发展的重要渠道,并结合案例企业G餐饮公司和W农机装配公司双重案例,验证了本文关于农民工新创企业成长路径的理论分析,据此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基于不同企业的创业网络收益的差异性,农民工新创企业成长可以有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是以资源累积为基础,在企业规模扩张过程中实现能力提升,进而实现资源与能力均衡,即“由外延到内涵”的新创企业成长路径;二是以能力提升为基础,在企业核心能力累积过程中实现规模扩张,进而实现能力与资源均衡,即“由内涵到外延”的新创企业成长路径。重视农民工创业者的获取资源与能力的网络渠道差异,才能够提高政府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