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会组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慈善基金会存在的目的和作用符合当前背景下中国社会政策改革倾向。慈善事业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然而,在过去几年中,媒体频频揭露的慈善丑闻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提升慈善透明度和慈善基金会组织公信力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2011年,民政部颁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旨在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对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的监管程度,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借鉴国外对慈善基金会的相关研究,本文系统探究了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媒体关注对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希望在此基础上可以为捐赠收入的提高以及慈善基金会组织公信力的重建提供值得借鉴的建议。本文以100家具有媒体关注度的慈善基金会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2009-2016年共计600个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对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媒体的负面报道可以促进慈善基金会下期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媒体关注有效发挥了慈善基金会外部治理效应,此外,慈善基金会的内部特征如规模、关注领域、属性以及管理费用占比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相关。(2)第三方审计的介入可以显著增强媒体负面报道对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社会审计结合媒体关注在慈善市场中有效发挥了慈善基金会外部监督作用。此外,实证研究发现,信用评级较高的慈善基金会在受到媒体负面报道后信息披露质量改善程度较高。(3)在进一步分析中,研究发现,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与获得的捐赠收入紧密相关,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可以吸引更多潜在捐赠者做出捐赠决策,进而提高慈善基金会募集资金的能力。同时,捐赠者的捐赠决策受到媒体负面报道对慈善基金会声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媒体的负面报道会降低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与捐赠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在于以下方面:首先,鉴于我国慈善基金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理论界及实务界对其缺乏足够的关注,规范研究不足,实证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以我国慈善基金会为研究样本,对特殊制度背景和产权结构下媒体关注在慈善市场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丰富了有关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的现有研究文献;其次,本文从资源依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信号传递理论等角度对媒体负面报道与慈善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进行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媒体关注在慈善市场的治理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媒体关注可以有效发挥慈善基金会的外部治理效用,缓和其内部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促进慈善资源的有效分配以及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