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低血压是腰麻剖宫产手术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它的发生率可高达71%[1]。低血压对产妇的影响主要有头晕、恶心呕吐、寒战,严重的会出现烦躁紧张、呼吸困难甚至心脏骤停。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因低血压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影响子宫胎盘血气交换,从而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甚至窒息,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因此,剖宫产手术中对低血压的防治非常重要[2,3]。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就麻醉前液体的补充、椎管内局麻药物的剂量及推注速度、产妇的体位、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等均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仅靠晶体或胶体液的补充、产妇体位的改变并不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仍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来防治低血压。理想的剖宫产血管活性药物的特点是快速、有效、作用时间短、不影响胎盘血流灌注,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而血管活性药的选择原则:1.能用作用受体是纯的,不用混合的;2.选直接作用于受体的,不选间接的;3.选作用时间短的,不选时间长的。这就为我们选择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提供了一定的标准。目前的共识认为,去氧肾上腺素是择期剖宫产防治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一线药物。但是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却发现去氧肾上腺素可以引起反射性的心率过缓,而这需要阿托品治疗。此外,并不是所有的产妇都对去氧肾上腺素敏感,所以我们还需要选择别的血管活性药物来治疗腰麻剖宫产术后的低血压。最近有研究发现,在腰麻剖宫产中,使用电脑控制装置输注去甲肾上腺素来维持血压,与去氧肾上腺素相比同样有效,但是心动过缓发生率更低,心输出量降低更少,而在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静脉血气分析方面没有发现显著差异。第一部分 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单次预注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作用,探讨去甲肾上腺素是否在防治腰麻后低血压方面比去氧肾上腺素更合适,为择期剖宫产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大于18岁,身高150-180cm,体重50-100kg,单胎足月剖宫产孕妇132例。术前无腰麻禁忌症,无本实验所用药物过敏史,无子痫、前置胎盘、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孕妇被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组)和去氧肾上腺组(P组)。腰麻完成后即刻静脉预注血管活性药物,N组去甲肾上腺素10 μg,P组去氧肾上腺素50 μg。本研究的主要指标是是心输出量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心动过缓定义为小于60次/分),次要指标是血压、心率、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研究结果:去甲肾上腺素组(2%)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13%,P<0.05)。去氧肾上腺素组有5例患者心率低于55次/分,均注射0.5mg的阿托品进行提升心率的处理。腰麻后5分钟的心输出量去甲肾上腺素组显著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P<0.05)。从诱导到分娩,两组的收缩压没有显著的差异。在新生儿结局方面没有发现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与去氧肾上腺素相比,去甲肾上腺素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同样有效,但是对心率方面的副作用更少,心输出量也更大。第二部分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对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作用,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预防腰麻后低血压的合适剂量,为去甲肾上腺素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大于18岁,身高150-180cm,体重50-100kg,单胎足月剖宫产孕妇116例。术前无腰麻禁忌症,无本实验所用药物过敏史,无子痫、前置胎盘、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孕妇被随机分为两组(N1和N2组)。腰麻完成后即刻静脉预注去甲肾上腺素,N1组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10μ g,N2组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15 μ g。本研究的主要指标是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大于基础值的120%)、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心动过缓定义为小于60次/分),次要指标是血压、心率、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新生儿 Apgar评分和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研究结果:高血压发生率N1组(3%)显著低于低于N2组(14%,P<0.05)。心动过缓发生率N1组(3%)显著低于N2组(16%,P<0.05)。N2组有6例患者心率低于55次/分,均注射0.5mg的阿托品进行提升心率的处理。腰麻后2min的收缩压N2组显著高于N1组(P<0.05)。腰麻后2min、4min的心率N2组显著低于N1组(P<0.05)。在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静脉血气分析方面没有发现显著差异。研究结论:10μg去甲肾上腺素预防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更安全有效,高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