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畿,字龙溪,是明朝中晚期心学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作为心学大儒王阳明的高足,他在阳明故去后,为王学的发扬光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学说体系与阳明一脉相承,但又不拘于师说,大胆创新。本文在分析大量古籍、史料的基础上,为王龙溪的哲学思想拈出一个“无”字作为核心,以期凸显龙溪各观点之间本然存在的逻辑联系,弥补目前龙溪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只重视观点的分散研究、忽视整体架构,以致对某些观点造成误读。
在王门著名的“天泉证道”中,龙溪认为其师王阳明的“四句教”非“究竟话头”,从而提出了自己的“四无说”,指出心、知、意、物一起皆无。这是龙溪在王门后学中地位得以确立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无”之思想的突出体现。从此之后,龙溪在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说三个层面上,始终如一地坚持了“无”的思想。在本体论层面上,“无”主要是指心之无善无恶、知之无是无非、意之无沾无染、物之无执无待,而后三者又是按照王学中“心、知、意、物打作一处”的推演模式,根据“心体无善无恶”自然推出的;在工夫论层面上,“无”主要是指致知工夫的无为无欲、自成天则,其总体特点是“即本体便是工夫”,反对离开本体谈工夫,提倡顺应本性、顿悟致知;在境界论层面上,“无”主要是指理想人生的无所碍滞、圆融洞彻,强调“任生死,超生死”,推崇“狂者”和“出世间大豪杰”的人格模式。总之,对“无”的追求贯穿了龙溪学说的各个层面。
值得注意的是,龙溪所倡之“无”不同于禅老两家的“无”。在他看来,禅老均在本体虚无上加了些私意,已非“无”的本色了;而儒家之“无”中却含有世间万物的大生、广生,实为虚实相生、有无相兼。因此,儒家高明于禅老,良知能够“范围三教”。要想深切了解龙溪所倡之“无”,就必须看到他学说中“无”与“有”的关系。龙溪学说有高低、权实两重之分,既包含“接上根人”的“无”之工夫,也兼容“接中下根人”的“有”之工夫,并非从不讲“有”或一味排斥“有”。
中肯地说,龙溪学说意义重大。他形而上的理性思维实为王门弟子中所少有,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他的学说洒落自然,跳出了以往理学家格物穷理的工夫套路,发展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顺适和乐的一面。同时,他以其旗帜鲜明的“四无说”,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把明朝中晚期的思想解放潮涌推向高峰:他的“良知圣凡同具,完满自足”的人性平等观念,也为否定腐朽的旧道德秩序提供了契机;其“狂者胸次”和“出世间大豪杰”的理想人格追求,开晚明个性解放和理性觉醒之先声,影响深刻而特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