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体验,毫无疑问,死亡是大多人所抵触和惧怕的,却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过程,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如何使临终者坦然接受生命即将逝去的现实,让临终者在临终期间得到应有的关怀,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并维护他们生命的尊严,使临终者家属平和地对待亲人即将离去的事实,给予临终者离世前最大程度的关怀和支持的临终关怀课题值得人们思考和重视。临终关怀起源于西方,是结合了社会学、伦理学、医学、人类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发展起来的新兴事业。我国临终关怀事业起步晚,发展十分缓慢并且不平衡,由此可见,临终关怀事业既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着种种障碍。由于临终关怀遵循的人道主义不仅符合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是中国现实国情的需要,因此临终关怀事业在中国的出现是及时的,也是必然的。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在终末期由于生活自理能力的日减而需要生理心理关怀也与日俱增,然而普通护理人员特别是专业护理人员少之又少,并且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很大一部分家庭难以承担大笔的医疗费用,因此,设立专门的关怀医院进行临终老人的临终照护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近年来,人们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让临终者的内心感到满足,并给予生者多些抚慰和关爱,不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临终关怀的诠释。处在生命末期的老人,现有的医疗技术手段只能暂时地缓解老人肉体上的痛苦,而忽略了老人们在精神上也需要得到慰藉与支持。曾经有学者做过调查,有百分之二十四的临终老人不愿意狼狈的活下去,他们有要求安乐死的心愿,其中强烈要求安乐死的临终者占总百分比的四到五。安乐死被划分为三种:一种是选择主动安乐死,由自己实施死亡,即自杀;第二种是被动安乐死,通过自己要求别人帮助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即他杀;第三种,是医院提倡的缓安乐死,即在家人和医护人员的照料下实施的姑息治疗方案,也就是本文所提到的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目的就是让临终的老人温暖的离去,临终关怀符合现代社会人性、理性结束生命的要求和希望。所以,临终关怀应该被广泛应用并普及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然而,临终关怀事业也面临许多伦理上的困境,如追其本质,究竟应该怎样定义“生命”,怎样理解“死亡”,更现实的问题是当想要结束生命的绝症病人就在眼前时,医生及家属应该做的到底是要奋力抢救还是在患者最后的日子里悉心照料等等,这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诸多困境进行浅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