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可以与海明威和福克纳相提并论的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巨著《赫索格》出版于1964年,被认为是索尔·贝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小说《赫索格》呈现给我们赫索格五天内的内心和外在的苦难旅程。通过其深奥的道德寓意,精妙的心理分析及独特的叙事技巧,贝娄成功的塑造了一位20世纪60年代的典型美国知识分子形象。面对金钱至上的社会,他遭遇了妻子和朋友的背叛,社会的遗弃,他的精神支柱坍塌了,成为晃来晃去的人。本文主要探究了索尔·贝娄的作品《赫索格》中所体现的主人公的异化和自我实现。因为在《赫索格》中,索尔·贝娄致力于探寻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和厚德载物的缘由。本文拟用精神生态理论的方法加以解析。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了本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目标,研究现状,同时简要介绍了小说《赫索格》及精神生态理论。第二章从精神生态角度论述了小说《赫索格》中所体现的精神生态的不平衡。从精神的“真空化”、心灵的“拜物化”和行为的“无能化”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并指出这些都是赫索格精神异化的体现。第三章应用精神生态理论进一步对赫索格精神的异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读。赫索格的异化集中体现在赫索格与社会环境的异化,与周围“说教者”的异化,以及与自我的异化三个方面。扭曲的外部环境成为赫索格逃离现实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实说教者”的建议及他们指出的通向自我真理之路对于赫索格来说,是一种灾难。赫索格经历了三种“疏离”后,变得软弱,孤独,空虚,从而引发了精神的变异。第四章论述了赫索格从异化到自我实现的精神探索。通过一系列动机和行动的思考和自我审视,他逐渐学会了用一颗爱心包容自己的不足和社会的腐败,从而重新构建和谐的人类社区。正是爱的召唤,信的释放和淳朴的自然促成了赫索格和谐自我的实现。第五章:结论部分重述了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号召生活在与赫索格同样危机中的人去寻求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并且与自然和社会达成和谐统一,从而得出精神生态分析法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正确的选择生活道路提供了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