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职教育受到普通教育的挤压,学校招生数量和质量下滑严重。中职生源主要来自中考失利的学生,初中的文化课基础较差,有较大的学习困难。进入新的环境以后,文化基础课学习情况没有好转,成为课堂问题行为的重灾区。为了推进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人发展,达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的要求,我们必须关注中职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本文以天津一所中职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文化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中职学生特点的应对策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介绍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作了理论梳理,并陈述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质性研究了解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问题最为严重,其次是退缩行为,扰乱行为具有班级特征,抗拒行为普遍,对抗性行为极少,二年级课堂问题行为比一年级严重,课堂问题行为专业差异明显。从课堂观察得出:课堂问题行为的空间时间分布特点、课堂问题行为有传染性、抗拒行为延续时间长。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复杂性、易感性、差异性。第三部分研究中职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从学生、教师、学校分析造成课堂行为的具体原因。第四部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课前、课中、课后综合治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多方配合。课前准备需要学校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建立具体可行的全校性的行为规范。教师要了解班级,上好第一堂课;班主任要建立课堂规则,培养学生规则意识。课中要及时管理,对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采取不同措施。课后分析学生情况,建立长期矫正计划。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多方配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多元智力发展观;改革授课方式,增加文化基础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提高管理策略;增加师生交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学生要改变错位认知;调整学习目标;培养意志力。学校要注重基础课程教学;保持教师的稳定性;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组织文化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服务。在调查过程中,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需要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