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Yang Yi's Translation of Wuthering Heights,as Compared to Fang Ping's Version f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l7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结合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产生了丰硕的成果。《翻译中的性别:文化身份和传播的政治》即是加拿大著名翻译理论家谢莉·西蒙(Sherry Simon)的重要译学理论专著之一,也是西方第一本全面论述女性主义视觉下的翻译问题的学术性专著。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看来,忠实既不是针对作者也不是针对读者的,而是对写作方案而言的——作者与译者都参与了这一方案。在这一理念下,原作者的绝对权威受到了质疑,而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女性主义翻译家大胆的翻译策略则在实践上贯彻了这一理念。本文作者试图从西蒙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点结合《呼啸山庄》的两个中译本作对比分析,两个译本分别是男性译者(方平)和女性译者(杨苡)所译。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当今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充满女性主义特色和无尽想象的独特的作品,无疑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分别从场景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等角度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实例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关注杨译本体现原文本强烈的女性特色方面。女性译者以自身的女性身份更能在译文中体现原文本强烈的女性特点,女性译者在译本中体现了女性意识和对文本的操控意识。她在重视原文本意义的前提下,尊重译入语语言规范,主动地、自信地调式翻译,使译本很好地体现了原文本的女性特色。而方平则以自身的男性身份在语言表达、塑造女主角形象等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并不自觉地植入了一定的父权色彩。本文不在于评价哪个译本更好或更差,而是通过对比分析指出译者的性别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译文的风格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旨在提倡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观点,女性译者应摒弃过去“译者是作者的女仆,女性比男性低等”的传统观念,应改变过去谦卑隐忍、自我隐退的做法,而要在翻译中彰显其主体性,弘扬其对文本的操纵。
其他文献
会议
期刊
学位
会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