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动漫化或卡通化的视觉语言和符号在各种艺术展览和艺术作品中如雨后春笋一般,屡见不鲜。很多年轻的艺术家喜欢将“卡通”元素融入到个人艺术创作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尝试,形成了一定的艺术风格,创作形式也日渐多样化。从一些数据的统计和我所留心注意的展览及作品可以看出,运用这种卡通化视觉语言的艺术家们很大一部分出生于1980年以后。我们亲昵地称他们为“80后”,有人试图用描述性的笔墨来勾勒这代人的群像,什么“卡通一代”、“果冻一代”、“QQ一代”、“虚拟一代”等,这代年轻艺术家有着独特的“卡通情结”,并在卡通漫画这一图像实践领域里不断创新。他们是成长于卡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代,在包括架上绘画、雕塑、装置、多媒体艺术等各个领域进行尝试和创作,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反映了动漫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传统文化成为艺术家拓展艺术语言的今天,泛卡通艺术,作为当代的新艺术形式,其图像实践有着根本的原因和意义。本文对当代艺术所出现的泛卡通的图像实践现象加以浅谈,试图通过分析技术革命导致的社会变革、电视媒体的发展以及卡通所带来的“美学”概念对“80后”卡通化艺术潮流的影响,探讨“80后”一代的特征以及和卡通化艺术潮流之间的联系;日本、欧美动漫文化与“80后”的卡通化艺术潮流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卡通式艺术的发展和表现;联系到当代卡通绘画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方面来分析泛卡通绘画现象,文章由现象出发,分析了“卡通”因素的艺术作品的特点和现代社会消费情结下,“卡通”对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将“卡通”元素与传统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这种现象的合理性。当然,“80后”还很年轻,还要不断努力和创新,丰富其艺术语言,拓展其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