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现代医学的推动作用无可比拟,然而,事物具有两面性,随之而来出现的抗菌药物滥用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很大的危害。2011年10月,原中国卫生部表示,国内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占到70%左右,这个数字比欧美国家等还要翻两番,但是严格按照诊疗标准,真正意义上确实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却不超过20%。外科临床上,尤其是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不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特别常见的情况。原中国卫生部自20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推行专项整治活动,并连续几年制定相关文件不断巩固提升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坚持完善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制度、标准,并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加大工作力度,以期改善其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现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比较分析多部门合理用药督查等综合性措施对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进而为促进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合理性的方法提供可持续改进的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执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干预的时间及实施信息化系统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将安徽省合肥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共计6247例I类切口手术纳入非干预组,2015年4月~2017年3月共计7622例I类切口手术纳入干预组,采取多部门合理用药督查等综合性形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别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39.09%(2442/6247)降为24.62%(1877/7622)(P<0.05),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和头孢唑啉的使用比例由23.21%(567/2442)上升为84.71%(1590/1877),合理用药督查表中涉及的I类切口手术例数比例由4.7%(295/6247)降为1.1%(81/7622)(P<0.05)。甲状腺疾病手术等6种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从23.15%(122/527)降低到11.34%(70/617),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由74.76%上升到97.18%,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的不合理率由1.03%降到0.69%,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持续用药时间不适宜由2.15%降到1.5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的不合理率由2.11%降到0.75%,更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率由0.5%降到0.11%,联合用药不合理率由0.33%降到0,手术切口感染率由0.08%(2/2442)降为0。讨论和结论多部门合理用药督查的综合性干预方式效果明显,显著提高了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